"汗事"不小:異常排汗或起因甲亢、糖尿病、更年期

黃冰璐

2018年08月08日08:1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外界溫度太高可能會讓人渾身出汗,精神緊張或有痛覺刺激時,人們的手心、腳心也會出汗。《生命時報》指出,正常的出汗可以調節體溫,排除體內廢物,調節人體陰陽平衡。但當人體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時,則會表現為異常出汗。今天,人民網科普中國就給大家介紹三種能造成“病理之汗”的疾病,一起來看看吧。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6月27日,空軍某部一級軍士長陳仲光的的妻子李菲菲再給丈夫擦汗。

高東風/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一、甲亢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劉璐在接受《揚子晚報》採訪時介紹,莫名多汗、怕熱要考慮可能是患上甲亢,要及時去醫院排除患該病的可能性。甲亢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是因甲狀腺激素過多而引起的,女性患者較常見。多汗是甲亢的常見症狀,主要表現為全身性多汗,在夏天尤其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甲狀腺激素會使人體產生的熱量增多,加上甲亢導致神經系統興奮,出汗就會增加。

對此,環球網建議,口服藥物可以降低甲狀腺激素的水平﹔但起效時間較長,大約需要一個月才能見效。如果症狀較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受體阻滯劑,因為它對心悸和心率加快的起效作用更快更直接,進而減少出汗。

二、糖尿病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李曉華在接受《新民晚報》採訪時強調,出汗多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症之一,當患者並發自主神經病變時就會出汗過多。這主要是由於糖代謝障礙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使汗腺分泌增加並且因高血糖引起的高代謝率所導致的。

如果是糖尿病多汗,應該如何治療呢?對此,《健康時報》建議,中醫治療糖尿病汗多的方法很多,但是需要對症治療:夜間汗出如洗,可用當歸六黃湯(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黃芩、黃連、黃柏各等份,黃芪量加倍,研粗末后,每次15克,水煎去渣,餐前服)﹔白天動則汗出,手心、腳心汗多,可用補中益氣湯(黃芪、炙甘草、人參、當歸、橘皮、升麻、柴胡、白術,經醫生調方后水煎服)﹔頭頸汗出,可用三黃湯(黃芩、黃連、大黃各10克水煎服)。

三、更年期

患上更年期綜合征的婦女同樣有可能會被過多的汗量所困擾。《新民晚報》提醒,進入更年期的婦女,卵巢功能逐漸減退,因而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血管收縮功能障礙,從而導致潮熱、多汗。

更年期出汗和一般出汗稍有不同,《北京晚報》指出,這種潮熱出汗一般從前胸開始,涌向頭頸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數婦女僅局限在頭、頸和前胸。皮膚發紅之后會伴隨爆發性出汗,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不等,發作頻率每天數次。夜間或應激狀態易促發。此種血管功能不穩定可歷時1年,有時長達5年或更長。對此,建議更年期女性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比如散步、游泳、騎自行車、瑜伽等,通過運動來放鬆自己。(黃冰璐)

本文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吳晞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申佳平、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