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據《中國婦女報》報道,母乳喂養可改善嬰兒營養狀況,降低嬰兒罹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且有助於嬰兒的認知發展與教育。母乳喂養雖好,但也有不少人對此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今天,人民網科普中國就為大家梳理一下母乳喂養方面的常見誤區。
5月17日,江蘇省鎮江市潤州區婦幼保健所的醫護人員走進七裡甸街道萬科社區,為准媽媽演示母乳喂養的方法。(石玉成/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怕寶寶吃不飽所以添加配方奶?母親乳房需要嬰兒吮吸刺激
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產科護士長袁芙蓉在接受中國新聞網採訪時表示,許多新手媽媽擔心寶寶吃不飽,就給新生兒添加配方奶或水,減少母乳喂養的次數。但其實,初生嬰兒的胃很小,出生后1~3天的胃容量隻有5~7ml,每次吃很少就夠了。隨著嬰兒日齡的增加,母親泌乳量也會逐漸增加,以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如果添加了配方奶,嬰兒有了飽腹感,就會降低對母乳的渴求。如果母親乳房得不到足夠的吮吸刺激,乳汁分泌就會受到影響。
母乳越黏稠質量就越好?粘稠度不是判斷母乳優劣的標准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副主任李正紅在接受人民健康網採訪時解釋,母乳黏稠度與哺乳女性的飲水以及體內循環情況密切相關,黏稠的母乳內脂肪和蛋白質含量相對較多,但具體營養成分及所佔比例需要在營養成分測定后才能得出結論。黏稠度不是判斷母乳質量優劣的標准。
生病后就不能哺乳了?得看母親患的是什麼病
據《今晚報》報道,一些母親認為生病了應該停止哺乳,以免把疾病傳染給孩子,也有母親認為生病會使母乳質量下降。其實這些說法是片面的,是否該停止母乳喂養取決於母親患的是什麼病。如果母親患的是普通感冒,就沒有必要停止哺乳﹔如果母親服用了藥物,哺乳則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如果母親發生了急性乳腺炎,不僅不需要停止哺乳,而且應借助寶寶的吮吸疏通堵塞的乳管。
乳汁夠就能晚些添加輔食?六月齡以上嬰兒就需要添加輔食
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劉惠雲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純母乳喂養至少應持續到孩子六月齡。母乳喂養不但對寶寶的智力、免疫力有非常大的好處,也有助於母親產后身材恢復,降低產后抑郁和患乳腺癌的風險。
據華龍網報道,純母乳喂養到孩子6個月以后,母乳的分泌量及營養成分就無法完全滿足嬰兒生長需要,繼續純母乳喂養容易導致缺鐵等問題。缺鐵是最常見的微量營養素缺乏性疾病之一,不僅會導致貧血,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抗感染能力、智力等。六月齡以上的嬰兒在繼續母乳喂養的同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添加輔食。
哺乳會使母親胸下垂?錯誤的喂奶姿勢才讓胸部皮膚鬆弛
據人民健康網介紹,並非哺乳中的母親都會胸下垂,哺乳期胸部美不美隻與喂奶姿勢有關系。喂奶的正確姿勢是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這樣能讓寶寶將媽媽的乳頭和大部分乳暈含進嘴裡,進行有效吸吮。如果沒有緊密貼合,寶寶為了吃起來更方便,會用嘴或小手拉拽乳頭,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胸部皮膚鬆弛。
讓寶寶換著吸兩邊的乳房更好?前奶和后奶的供應缺一不可
有些母親覺得讓自己寶寶換著吸兩邊的乳房會更好,但事實並非如此。《北京晚報》解釋,母乳分前奶和后奶,兩者營養成分不同。為保証嬰兒從母乳中獲取均衡的營養成分,前奶和后奶的供應缺一不可。母乳喂養時,應該讓嬰兒先吸空母親的一側乳房,再吸另一側。這樣可以促進母親泌乳,保証泌乳量充足。(李靜)
本文由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劉惠雲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擅長孕前、孕期及產后的營養保健,母乳喂養,嬰兒護理,月經期、更年期調理,糖尿病、高血壓、不孕不育的治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