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牽小手?家長小心把寶寶“牽出”橈骨頭半脫位

陸海軍

2018年08月30日13:11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家長眼裡,年齡尚小的寶寶簡直就是“心頭肉”,“大手牽小手”很形象地描寫了家長關心寶寶的場景。然而,如果不注意方式,“大手牽小手”也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甚至導致寶寶出現橈骨頭半脫位。那麼,橈骨頭半脫位是如何發生的?寶寶出現橈骨頭半脫位時,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7月6日,游客帶著孩子在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海州灣旅游度假區海邊游玩。

(司偉/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骨科醫生蔡文全在接受《健康報》採訪時介紹,肘關節由尺骨、橈骨上端和肱骨下端構成,橈骨頭被周圍的滑膜和環狀韌帶包裹固定,以防止其脫離。由於兒童的橈骨頭發育尚不完全,環狀韌帶薄弱,很容易發生橈骨頭半脫位,尤以5歲以下兒童常見。當寶寶的手或上肢突然受到牽拉時,手臂上的橈骨頭就會被拉離其原本的位置,這時周圍組織就會擠佔橈骨頭的地方,妨礙它回到原位,這樣就發生了橈骨頭半脫位。一般來說,以下這些動作有可能引發橈骨頭半脫位:抓住寶寶的手以避免其摔倒﹔拉著寶寶的手或手腕來回擺動﹔猛拉一下寶寶的胳膊,使其走得更快等。

如何才能發現寶寶是否出現橈骨頭半脫位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童骨科主任李旭在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表示,關節脫位也被稱為脫臼,脫臼是非常痛的。如果發生脫臼,會說話的寶寶會指著傷處說疼,尚未學會說話的寶寶隻會哭叫。家長應該注意觀察寶寶的反應,通常脫臼的關節功能會受到限制,寶寶沒有辦法自如活動受傷的關節﹔當脫臼比較嚴重時,家長能用肉眼看到寶寶受傷關節處有畸形表現。

那麼,寶寶出現橈骨頭半脫位時應該怎麼辦呢?華龍網建議,家長應該帶寶寶就近求助骨科醫生。一般情況下,橈骨頭半脫位無需手術,隻需手法復位即可。復位成功數分鐘后,疼痛即可得到緩解,寶寶就會停止哭鬧,患側也可以做抬手、摸耳朵、舉高等動作。家長需要注意,復位手法雖然簡單,但也很專業,不建議自行為寶寶復位,以免造成二次傷害或延誤病情。復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但家長不可再對寶寶暴力牽拉,以免再次發生橈骨頭半脫位。(陸海軍)

本文由山西省太原市第七人民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梁勇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擅長多發骨折、骨盆骨折、關節內骨折及關節脫位的診斷、急診處理與治療。

(責編:趙鵬、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