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生會有哪些心理問題?應學會把壓力變成動力

2018年09月03日15:41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6月4日,貴州省榕江縣第一中學高三學生在堆滿書的教室裡上晚自習,備戰高考。(王炳真/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復讀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① 缺乏自信

② 眼高手低

③ 極度焦慮

④ 動力不足

⑤ 缺乏備考計劃性

⑥ 人際關系淡漠,缺乏歸屬感和安全感

⑦ 對未來報考專業認識不清,缺乏人生和職業規劃

⑧ 此外,還有來自家庭、社會、學校、同學及復讀本身等多方面的壓力。

如何應對復讀的心理問題:

克服自卑

在復讀時能否正確地認識自己、評價自己相當重要。隻有富於理性地面對現實,客觀地分析自己的失利原因,總結經驗和教訓,發揮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才能科學地、有針對性地制定備考計劃,採用適合個人特點的備考方法,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接近來年的考試目標。

淡化焦慮

復讀要學會並善於自我減壓,通過積極、科學、合理、健康的方式宣泄和轉移焦慮情緒。可以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堅持日日執行,既能增強體質,又能達到放鬆的目的。另外,復讀要正確對待平時的考試,把它看作是對自己知識掌握情況的檢驗,及時查漏補缺,不要糾纏於分數的囹圄中而無法自拔。作為家長,更應該時時激勵孩子的自信,為他們營造一個輕鬆的備考環境,在復讀路上與孩子攜手並進。

改變冷漠

復讀之間彼此的傾訴與鼓勵,關心與互助是減輕焦慮的良方。因此,復讀應該屏蔽一些消極的不合理觀念,共同構建一個團結向上、朝氣蓬勃、平等友愛的集體,促進同學間正常融洽的交往,增加自信心和力量感,獲得更多備考和發展的機會。總之,復讀隻有調適積極的情緒,主動適應新環境,才能夠為自己的成材創設良好的外部條件。

專家建議:把壓力變成學習的動力

總結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找到自己的短板。

統計發現,凡是在高考中取得優秀成績的同學幾乎沒有短板,凡是成績在短期內大幅度提高的同學都是能找到自己的短板且能迅速地補齊短板,而在高考中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大多是沒有發現或者是發現了而沒有補齊短板的人。復習中的短板因人而異,有的同學在學科知識方面有短板,有的同學在心理狀態方面有短板,也有的在考場應試方面有短板,還有的是與同學或者師生關系上有短板,總之有短板就會影響復習效率。總之在緊張的高考復習中,必須找到自己的短板,補齊短板才能提高復習的效率。

坦然面對這次的高考失利,把自己復讀的尷尬作為學習的動力。

人會在一生中不斷地受到挫折、失敗還有許多負面的情緒,許多人因此而消極、失去對生活的熱情,高考失敗一次,並不能決定什麼,要調整好心態,坦然面對別人的評價,主動和別人溝通,既能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也請別人給自己好的建議,隻有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才可能在下一次高考中成功。

短暫的放鬆后,要迅速制定復讀的切實可行學習計劃,逐一落實。

利用好復讀前的暑假,有針對性地制定學習計劃,採用適合個人特點的復習方法,扎扎實實地走好每一步,在暑假中重溫學習過的知識,重點掌握基礎知識,從高考中發現自己學習的漏洞,在暑假中一一查漏補缺,同時調整自己的狀態,放平自己的心態,為入學后的總復習提前打好基礎。

正確認識自己,確立適合自己的目標,提早確定人生和職業規劃。

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爭取與未來專業結合,找到學習原動力。

本期專家: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博士后、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景匯泉

(責編:趙鵬、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