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8月10日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該省發生一起炭疽疫情。相關部門稱,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得到有效治療。那麼,到底什麼是炭疽?該如何預防炭疽呢?
8月10日上午,浙江義烏檢驗檢疫局在義烏機場口岸舉行口岸生物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演練。(呂斌 賈英/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央廣網介紹,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法定乙類傳染病。陝西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劉峰在接受人民網陝西頻道採訪時介紹,炭疽分為皮膚炭疽、肺炭疽、腸炭疽、腦膜型炭疽、敗血症型炭疽等,其中,皮膚炭疽佔全部病例的95%以上。據《健康時報》報道,皮膚炭疽多發生在面、頸、肩、上下肢等。起始是出現小丘疹,數日后發展為含有血性液體的水疱。破潰后形成潰瘍,表面有黑色結痂,無明顯疼痛。皮膚炭疽隻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治愈率很高,一般不留后遺症且很少死亡。
既然炭疽是一種傳染病,那麼其感染源有哪些呢?據央廣網報道,牛、羊、馬、駱駝等食草動物是主要傳染源,人類主要通過接觸炭疽病畜及其毛皮,食用染菌肉而感染,也可以通過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粉塵或氣溶膠而感染。
如何預防炭疽呢?東北網建議:
1.發現牛、羊等動物突然死亡,不接觸、不宰殺、不食用、不買賣,立即報告當地農業畜牧部門。
2.一旦發現自己或周圍有人出現炭疽的症狀,應立即報告當地衛生服務中心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並及時就醫。
3.注意從正規渠道購買牛羊肉制品,烹飪時煮熟、煮透后再食用,不購買和食用病死牲畜或來源不明的肉類。
此外,據《健康時報》報道,接觸食草類動物較多者在接觸完要積極清洗、消毒,如皮膚有創口,可用含碘消毒劑擦洗,也可服用環丙沙星等抗菌藥物。如接觸到皮膚上有破潰、焦黑結痂,精神萎靡的動物,最好及早就醫。
值得注意的是,據《南方日報》報道,炭疽在衛生條件較差的地方多發,應注意環境衛生﹔愛吃野味的人也需要注意,有些人吃東西講究原汁原味,通常食物還未熟時就已經入口,這在無形中會增加感染炭疽的風險,因此,這些人應該注意少吃野味,即使吃野味,也一定要煮熟后再吃。
本文由北京地壇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陳鳳欣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