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母親懷胎十月是自然規律,但總有胎兒會提早來到人間,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早產兒”。對於早產兒,很多母親都不知如何喂養,總生怕自己的乳汁無法滿足寶寶的需要,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發育。那麼,早產兒到底該如何喂養呢?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5月21日,秦皇島市婦幼保健院醫護人員指導愛心媽媽捐獻母乳。
(曹建雄/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醫生一直強調,乳汁是最適合早產兒的食物,新手寶媽首先應該相信隻有自己乳汁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也是最有利於寶寶健康成長的食物。母親喂奶的過程是與寶寶親密接觸的過程,這種接觸非常有利於早產兒的身心發育。
在喂養時,是否採取“經口喂養”要視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對於出生年齡大於32周、體重在1500克以上且有協調的吸吮和吞咽能力、沒有嚴重的合並症的早產兒,可直接地、盡早地吸吮母親的乳頭,實現經口喂養。另外,還應該觀察早產兒實際的吸吮能力,如喂養中一旦出現嗆咳,應減慢或暫停經口喂養。
喂奶時,要注意正確的喂奶姿勢,幫助孩子含吸住乳頭及乳暈的大部分,這樣可以通過嘴部的吸吮動作,有效地刺激母親的乳頭神經,促進母乳分泌,使孩子能夠較容易地吃到乳汁。同時,早產兒身體較軟,肌張力和肌肉力量均較低,需要媽媽用胳膊托住全身,並用手掌支撐他的頭顱。媽媽的臂膀和腰部可以墊上一些柔軟舒適的枕頭或者哺乳墊。在進行第一口母乳銜接時,媽媽最好用另外一隻手托住乳房,輕輕地送進早產兒的口中。
至於喂養的量,媽媽們應該注意按需喂養。當寶寶開始啼哭時,家長通過觀察,發現其飢餓就可以開始喂奶,早產兒胃容量較小,要勤哺乳,每天至少8~12次以上,還需要母親能鎮靜、輕柔、耐心地喂養。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早產兒吸奶量較少,長此以往會造成部分媽媽奶量下降,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媽媽們可以在早產兒吸吮后,盡量擠出剩余奶存於冰箱,日后等寶寶吸吮力加強時,仍能滿足他日益增長的需要。
另外,母乳喂養時,早產兒可能出現打嗝現象,這或許是吞入空氣導致的,媽媽們可以把早產兒豎立抱起,並支持其頭部,輕拍背部,使寶寶排出胃內氣體。
作者:上海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治醫師陳菲
本文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醫療健康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