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發病在心傷害在腦 防治房顫是防控卒中的關鍵

蔡熊更

2018年09月26日10:37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近日, 由APHRS(亞太心律學會)發起,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共同舉辦的“中國房顫知曉月”全國啟動會暨新聞發布會在南京舉行。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

發布會現場,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介紹到,本次活動歷時一個月,其口號是“關注心房顫,預防腦卒中”,旨在提升公眾對房顫、以及房顫導致卒中的認知,號召高風險人群參加篩查,早診斷、早治療、規范抗凝、預防房顫患者發生卒中。

房顫發病特征為“險”“多”“低”“重”

房顫是老年人中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武漢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黃從新說:“我國房顫發病特征顯著,主要為四個方面:險、多、低、重,給我們的疾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

險:房顫患者中風的發生風險增高5倍 ﹔

多:我國房顫患病人數超1000萬 ﹔

低:我國房顫患者規范化抗凝治療率低,僅為28.7% ﹔

重:房顫給社會、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超過300 億人民幣/年 。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房顫中心數據庫數據顯示,房顫大多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同時發生,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從新教授

房顫發病在心傷害在腦

房顫可誘發或加重心力衰竭,還可以引起腦卒中及導致其他部位的體循環栓塞。除此之外,房顫還可導致患者生活質量的顯著下降,對房顫患者的生活質量調查顯示,與健康對照組比較,房顫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顯著下降。

黃從新說:“房顫最嚴重的后果是可能導致卒中。房顫的時候,心房的有效收縮功能喪失了,血液形成湍流,很容易形成血栓。當血栓脫落,栓子可能隨血液循環到身體其他部分,如果造成腦梗塞或體循環栓塞,后果不堪設想。房顫患者卒中總體發生風險是無房顫人群的5倍,由房顫導致的卒中一年致殘率超過50%,一年死亡率超過1/3,一年內卒中復發的患者超過30% 。每年用於房顫治療等的相關花費達300億人民幣,其中房顫導致腦卒中的治療成本每年達到49 億人民幣。”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

提升房顫認知度減少卒中發生

有些房顫患者會感到心跳加速、心跳紊亂、疲勞、頭暈眼花、胸部不適、胸悶氣短等症狀,也有很多人沒有任何症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介紹到,房顫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它對於人體的危害,除了容易導致形成血栓,造成腦卒中以外,對心功能、生活質量以及預后都有影響。

房顫也是一種慢性疾病,霍勇說,對於房顫的治療,這些年取得了快速進展,治療房顫的方法,包括心臟內科的介入手術和心臟外科的外科手術等。通常情況下,治療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減少卒中的發生。

此外,發布會上,霍勇也強調了提升公眾對房顫的知曉度的重要性。他說,“毫無疑問,房顫肯定能被很好地解決,現在問題不是醫學研究的問題,關鍵是要知曉,隻有全民知曉,全民行動,才能降低房顫的危害。”

200家醫院參與知識普及提升房顫認知度

我國房顫管理與卒中預防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是公眾認知率非常低,來自上海地區的一項調研結果顯示:94%的受訪人群存在不知曉 ,未用藥或拒絕用藥的問題。

會議現場,黃從新強調,與其他疾病日宣傳活動不同的是,“中國房顫知曉月”是對一個專門病種做出的面對社會廣大人群的科普宣傳。介紹到,活動9月14日啟動,10月13號結束,為期一個月。他說,活動將動員全國200家醫院的醫務人員,走出醫院,給廣大民眾進行房顫的科普知識的宣傳,讓大家了解房顫以及房顫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等,從而提升廣大民眾以及基層衛生人員對房顫這一疾病的認知度。

會上,霍勇說,除了要做好提升公眾對房顫認知度的推動工作,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培訓基層醫生來推動工作,通過他們來提升房顫的知曉率,讓基層醫生通過培訓也能像大醫院的醫生一樣知曉治療房顫的方法。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主任委員黃德嘉說:“我國公眾對房顫的知曉率和篩查率都遠遠低於全球發達國家水平,這方面可以借鑒國際先進經驗。今年與亞太心律學會一起設立‘中國房顫知曉月’,開展多項針對房顫的公共教育活動,預計以房顫中心為依托,30天的時間內,200家醫院將開展1000場房顫知識普及工作﹔同時學會還將發布針對公眾的疾病教育素材,包括:信息化圖示,科普動畫等,給予老百姓淺顯易懂的疾病認識與行動指導,也為社交媒體提供適合使用的各種形式,這些素材由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官方指導設計制作,開放授權。”

受訪專家: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武漢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黃從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與起搏分會主任委員黃德嘉

(責編:趙鵬、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