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紅豆水”並非人人適合 祛濕健脾還要注意這些

陸靖

2018年10月15日08:1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據華龍網報道,現下進入秋季,天氣逐漸變冷,濕氣容易入侵身體,造成水腫、腹瀉等疾病,因此防濕除濕對於養生保健來說十分重要。有人說喝薏米紅豆水最有效,這種做法可行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7月23日,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清泉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護人員在為居民講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丁根厚/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薏米紅豆水確實有一定的祛濕作用,但這個食療方隻適用於體內有濕熱的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老年科副主任醫師謝吟靈在接受《新民晚報》採訪時介紹,中醫講究辨証施治,無論是健脾利濕還是清熱祛濕,都要看每個人的體質、症狀,針對病因及類型進行治療或者調理。《中國婦女報》則進一步給出具體解釋,《黃帝內經》記載“寒者熱之”,說明寒性疾病要用溫熱的方藥治療。薏米祛濕雖好,但有一定寒性,紅豆性平,整個方子偏涼性。濕邪分濕熱和寒濕,薏米紅豆水隻適合症狀不嚴重的濕熱體質。喝了薏米紅豆水把濕氣壓下去,好像症狀減輕了,但卻傷了脾。脾胃運化食物需要陽氣,若寒濕體質的人常吃薏米,會損傷陽氣,抵抗濕氣的能力越來越弱。

生薏米性涼,寒濕體質的人不宜服用。對此,《健康報》建議,我們可以用炒薏米。將生薏米炒至微黃,去其寒性,健脾祛濕功效也更明顯。另外,健脾祛濕還要在日常飲食上有所注意。《新民晚報》介紹,飲食原宜清淡,少油膩,少甜食,要以溫食為主,不要太寒涼,同時切記不宜過食生冷、油膩食物。

除了飲食,濕氣重的人也不應該忽視運動。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中醫師丁曙晴在接受《生命時報》採訪時建議,濕氣重的人日常應多運動,越不愛運動,體內積聚的濕氣越多,時間長了會導致五臟六腑受到濕氣侵襲,引發一系列疾病。堅持運動可有效加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促進濕氣排出,跑步、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另外,不要長時間待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多出門晒晒太陽,否則外界的濕氣很容易入侵、“駐扎”在體內。

本文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門診部副主任醫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文化學后備學科帶頭人、中醫學博士、博士后宋歌進行科學性把關,其擅長領域包括中醫內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亞健康狀態調理等。

(責編:張萌、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