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瑜伽練對了嗎?三個原則教你避開“瑜伽病”

田佳敏

2018年10月16日08:07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瑜伽”本來是古印度僧人的一種修行方式,如今卻成為風靡於各個年齡階段人群中的時尚運動,尤其是不少愛美女性更是沉迷在做瑜伽中無法自拔,希望以此保持身材。需要提醒的是,練習瑜伽雖好,但如果方式不當,則會引發“瑜伽病”。那麼,瑜伽病是什麼?如何預防和治療瑜伽病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9月1日,在江蘇省泗洪縣,瑜伽愛好者拍照片、秀瑜伽,成為秋日生態公園裡一道美麗風景線。(許叢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張洪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介紹,瑜伽病是因練習瑜伽而產生的病症。很多瑜伽練習者在做動作時過於勉強自己,以至傷了背、腰、頸等,造成韌帶拉傷、軟骨撕裂、關節損傷、神經痛等,其中,練瑜伽造成韌帶損傷的情況比較多見,主要由突然加大運動量導致。

如何預防瑜伽病呢?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陸一帆在接受《生命時報》採訪時建議,以下三個原則可以幫助練習者避開瑜伽裡的危險動作:

1.不產生難忍的疼痛。有些人關節柔韌性較差、肌肉力量薄弱,練習時勉強自己過度牽拉,進而出現尖銳、局部和突然性的疼痛、身體顫抖、體力不支等現象,這時要立刻停止練習並休息。

2.肢體遠端不發麻、發涼。做一些有難度的瑜伽動作時,如果腳尖、指尖等出現發麻、發涼的現象,應該減緩這個姿勢的強度或停止練習。

3.練習結束后能正常活動。瑜伽中有大量牽拉、伸展、扭曲、支撐動作,如果運動后持續幾天有不適感,甚至影響正常行走、站立,就應該停止練習。

如果不幸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受傷,應該怎麼處理呢?據《中國婦女報》報道,瑜伽練習者一旦感覺身體某部位出現異常疼痛,要馬上停止練習,避免進一步活動受傷部位,24小時之內可用冰塊進行冷敷,減輕損傷處的出血和腫脹情況﹔72小時之后宜採用熱敷的方式來活血化瘀。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則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

此外,長沙市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肖樂在接受《長沙晚報》採訪時提醒,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盡相同,所以不要盲目與其他練習者攀比,隻需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練習即可。一般來說,中年人、骨質疏鬆症患者、頸椎病及腰椎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肥胖者等不宜練習瑜伽。

本文由山西省太原市第七人民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梁勇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趙鵬、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