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滿減、打折促銷,商家使出渾身解數,“十八般兵器”輪番上陣﹔紅包禮券、拼團預購,消費者紛紛摩拳擦掌,准備好絕活特技“嚴陣以待”……“雙11”還未至,“硝煙”卻已經彌漫。時過境遷,原本默默無聞的“雙11”,已經從“促銷日”搖身一變成為萬眾矚目的“全民購物狂歡節”。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或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到了狂歡中,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群體心理現象是“雙11狂歡節”的重要形成原因之一。
2018年11月4日,在浙江省義烏市國際商貿城,一家電商企業的員工在接單。
(龔獻明/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雙11’主要有兩大人群在狂歡:商家和消費者。”心理服務基層科普講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石邦俊在接受人民網科普中國採訪時介紹,“顯而易見,商家在利益的驅動下,是這場狂歡的發起者、推動者。其中,具有極高知名度、廣泛傳播力的公眾人物、主導平台具有強大的號召力,這種號召力就是‘雙11’的初始推動力,它能夠在‘概念階段’吸引足夠多的參與者,並在事后形成熱點話題。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的其它傳播力量難以獨善其身、視而不見,隻能主動或被動地參與話題、進行討論,進而將熱點放大。而這些熱點又會吸引更多參與者,於是便出現了‘滾雪球效應’,形成規模浩大、人數眾多的‘雙11狂歡節’的特定氛圍。”
那麼,對於消費者來說,又是什麼讓他們忍不住參與這場狂歡呢?石邦俊認為,個體在特定環境下往往會表現出特定的心理行為,比如一個人在現場觀看足球比賽、演唱會等時,受到群體心理現象的影響,其行為表現很可能與平日大相徑庭。同理,個體在面對“雙11”的特定氛圍時,也很容易受到群體心理現象影響,出現沖動購物等“剁手行為”。
石邦俊分析,很多人之所以在“雙11”成了“剁手黨”,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從思維方式的角度來說,個體的思維方式包括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其中,感性思維是一種本能,伴隨個體一生﹔理性思維包括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等,一般在個體成年時才會發育完成。參與群體活動,比如“雙11狂歡節”時,個體的感性思維通常居於主導地位,一些本來沒有特定目標的消費者容易受到具體形象思維、直觀行動思維的影響,發生沖動購買行為。同時,在網購過程中,由於支付方式為無現金支付,在感性思維的影響下,很多消費者並沒有“支付現金”的感受,認為價格隻不過是一個數字,進而更容易發生購買行為。
其次,從購買欲望的角度來說,有些消費者擁有實際購物需求,他們早已看中某件商品,選擇在“雙11”購買是為了以較小的代價將商品收入囊中。然而,更多消費者本身並沒有實際的購物需求,促使他們發生購買行為的是購物過程的體驗、感受。網上購物不需要在店鋪之間穿移,貨比三家也僅僅是“動動手指”,這樣就提高了購物的舒適程度﹔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輕鬆“進入”各大知名廠商,買到各種心儀產品,這也會優化購物體驗。
再次,“損失厭惡”也是感性思維的一種典型表現,是指在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損失往往更令人難以忍受。就“雙11”而言,很多人覺得,如果自己不抓緊時間,商品就會被別人買走,為了避免這種個人猶豫導致的“損失感”,個體在購買決策上花費的時間就會減少,於是就更容易受到氣氛的影響,發生沖動購買行為。
此外,從眾心理、順從心理和服從權威心理也是促使個體在“雙11”發生沖動購買行為的原因。比如在從眾心理的影響下,個體會為了“合群”而不得不“剁手”﹔在順從心理的影響下,個體購物時會考慮“回報、強迫、專家意見、信息、參照影響力、合法權威”等因素,難以拒絕廣告上播出的所謂“專家”“網紅”等的建議﹔服從權威心理則讓個體更容易受到從眾心理和順從心理的影響。這些都會影響個體的購買行為,讓個體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了“雙11”的狂歡中。
消費者沖動購物的結果,往往是事后后悔不已,同時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如何才能做到理性消費呢?石邦俊建議,大家在購物前不妨問自己幾個問題:
1.自己真的需要購物嗎?(給出“是或否”的准確回答)
2.自己為什麼要購物?(給出5條以上的理由)
3.在購物后,自己會出現哪些心理或情緒?(准確說明情緒類型,比如滿足、后悔等)
石邦俊表示,等回答完這幾個問題之后,大家再決定是否購物,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受訪專家:心理服務基層科普講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石邦俊
學術支持: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全國心理普及工作聯盟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