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寶寶出行一直是新手爸媽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旅途中不僅擔心寶寶是否會哭鬧,還會擔心寶寶染上疾病。在這裡,我們給寶寶的健康出行提供一些小建議。
帶寶寶出行前需要做好這些准備:
1.心理准備。一定要事先告知寶寶即將外出旅游,讓寶寶有心理准備。
2.報名准備。如果需要攜帶寶寶參團旅行,需要將寶寶的年齡、身高及住宿是否單獨佔床位等信息如實告知旅行社,並將兒童享受費用的有關信息寫入旅行合同中。
3.整理行裝。兒童的衣物、食品、藥品、手推車等要在出行前准備好,並讓寶寶自己參與准備自己的行李,平時喝牛奶的寶寶,要攜帶多個奶瓶以備替換。
4.裝好備用藥物,包括暈車藥、止瀉藥、胃藥、止咳祛痰藥、抗生素、外傷藥水、止痛藥或退燒藥、紗布、酒精棉、棉花棒、繃帶、創可貼、防虫藥膏等,最好能帶上熟識醫生的電話號碼。
2012年9月27日,山東省日照市友誼商店蔬菜超市,一位媽媽在選購蔬菜,旁邊嬰兒車裡的孩子好奇地打量著超市裡的裝飾物。(陳為峰/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旅途中有這些注意事項:
1.乘坐飛機時,一定要為寶寶系好安全帶﹔低齡寶寶要抱在懷裡,不要讓寶寶隨便走動,防止顛簸時引起碰撞而受傷。兒童的情緒波動大,哭鬧時有可能妨礙他人休息,所以應提前做好安排,如讓他(她)看圖書、聽故事、聽音樂等。飛機起降時,兒童會感到耳朵痛,可以讓他們喝奶、咬奶嘴、嚼糖果,有助減輕症狀。
2.旅途中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不食用不衛生、不合格的食品和飲料,不喝泉水、塘水和河水,不要讓寶寶吃生冷的食物,如沙拉、冰水之類。寶寶的奶瓶要用熱水消毒洗淨。
3.旅行時,嬰幼兒可懷抱或坐推車,2~3歲寶寶行走時需要由成人攙扶。旅游時人口密集,要時時注意寶寶的安全,避免走失、溺水或受到意外傷害等。
寶寶在旅途中容易出現健康問題,主要在於正常作息被打亂、過度疲勞、飲食規律改變等原因。
那麼,出行中的常見疾病有哪些?其表現與處理措施如何?
1.暈動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由於內耳的平衡系統對運動特別敏感而產生眩暈、惡心、嘔吐、頭暈、臉色蒼白、腹瀉等暈車症狀。
處理措施:乘車前不要給寶寶喂食油炸或高脂肪的食物﹔一般情況下寶寶上車容易睡覺,暈車的幾率相對較小,盡量不要給寶寶吃暈車藥,可以准備一些橘子、橙子,這些水果可以有效預防暈車﹔可給寶寶吃餅干、糖果或榨菜,喝少量的飲料以防脫水,如果嘔吐應少吃食物﹔保持車內空氣暢通,不要呆在有濃烈食物味道或汽油味的地方,遠離吸煙者﹔可以坐在司機旁邊的座位上,以減少顛簸﹔為寶寶准備好塑料袋、衛生紙和水,如果發生嘔吐,要讓寶寶吐在塑料袋中,用水漱口,擦淨嘴角。
2.感冒、發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環境相對封閉,旅游景點較為擁擠,在這些環境中病毒、細菌容易滋生,且傳播速度快,容易引發寶寶持續高燒、流鼻涕、咽痛、咳嗽、鼻塞等症狀。
處理措施:應隨氣候變化給寶寶增減衣服,防止寶寶受涼感冒﹔由於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中內室溫度一般較高,在室內不要給寶寶穿得太多,如果寶寶因為捂得太熱而發汗,汗水捂在衣物內反而容易引發感冒﹔如果出現感冒症狀,應讓寶寶多休息,保持身體溫暖,多喝溫開水,並斟酌服用退燒或感冒藥,若發燒持續不退,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3.胃腸病。出行時飲食受到環境的限制,孩子的胃腸道經受著不同飲食習慣的考驗,可能會表現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症狀。
處理措施:應保証寶寶休息充分﹔注意飲食衛生,讓寶寶少吃難消化的食品,飲食盡量規律並有節制,不暴飲暴食,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如有嘔吐、腹瀉等症狀,可以給寶寶喂些含鹽食物或米粥,補充液體流失﹔胃腸病症狀較輕時可服用相關藥物,如症狀嚴重應及早到醫院就診。
4.意外小傷害。兒童常因為到達新地方、看見新事物,興奮而出現跌倒、扭傷等小意外。
處理措施:如果皮膚出現淤青、紅腫,應在24小時內冰敷,24小時后熱敷﹔有些傷口要及時清創,並趕往就近醫院,根據情況確定是否需要預防破傷風等﹔還要特別注意避免讓寶寶燒傷、燙傷、跌倒、溺水、誤服藥物或接觸有毒的化學品。
5.過敏。皮膚過敏較為常見,可由虫咬或食物、寒冷刺激,或接觸其他致敏物質而引發。
處理措施:出門前回顧一下孩子是否是過敏體質,有無哮喘症狀,或曾對某些東西產生過敏反應等,出門后應盡量避免接觸或食用此類物品,同時帶一些抗過敏藥物,對於哮喘兒童還需准備平喘的噴劑。
6.傳染病。如果在流感流行的季節外出,應事前進行預防接種﹔如果發現旅行地區有傳染病,如水痘、麻疹、肝炎等,應立即更改目的地或終止旅行。
作者:中華醫學會兒童早期發展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教授陳津津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