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心衰新“利器” “心臟再同步治療”是什麼?

枉源

2019年01月28日09:48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博鰲1月25日電 (枉源)近日,博鰲超級醫院再創一項“第一”,順利完成我國首例核磁兼容(1.5T&3T)心臟再同步治療心律轉復除顫器植入手術。此次通過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臨床急需”通道,引入心臟再同步治療心律轉除顫器是全球最先進的心臟衰竭治療設備,將為心臟衰竭患者帶來療效更為確切的治療選擇,結合博鰲超級醫院國際心臟醫學中心日臻完善的就診、手術、心臟康復流程,我國心衰患者可以真正體驗國際一流的醫療技術與服務。

博鰲超級醫院國際心臟中心特聘專家、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華偉教授主刀,他在完成手術后表示:“心衰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展的最后階段,是導致老年人猝死的“殺手”,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慢性心衰已成為臨床治療的難題,大量的循証醫學証據表明,對於合並心臟不同步的慢性心衰患者,心臟再同步治療可顯著改善臨床症狀,降低心衰住院率和死亡率,隨著療法知識的普及,更多心衰患者能夠獲益於心臟再同步治療”。

此次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長期患有冠心病,因突發嚴重胸悶,伴氣短、眩暈不適就診於當地醫院。入院心臟超聲檢查提示心臟收縮能力下降,左心室與右心室之間電的傳導和收縮不協調,伴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並患嚴重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博鰲超級醫院國際心臟醫學中心專家團隊會診建議盡早採取“心臟再同步治療”手術以改善患者的心衰症狀,降低患者的心源性猝死風險。患者術后恢復良好,近期已返回工作崗位。

海南省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海口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陳漠水教授術后表示,心衰對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后的重大影響,已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單純藥物治療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心衰患者高住院率和高死亡率,心臟再同步治療(CRT)可顯著改善心衰患者臨床症狀,提高生活質量,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是心衰治療的革命性進展。

博鰲超級醫院心臟醫學中心首席專家、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澍教授強調,據資料顯示,我國心衰患者平均年齡在65-70歲左右,而這部分人群正是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骨關節疾病的高發年齡。MRI掃描在診斷癌症、骨關節疾病、大腦、脊髓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檢查手段不可企及和替代的。然而,傳統的心臟電子植入設備可能會與MRI掃描設備產生相互影響,導致各類型心臟植入設備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可能使導線頭端過熱而造成心內膜灼傷的危險。

博鰲超級醫院利用“先行先試”再引入核磁兼容心臟再同步設備,旨在更好為國內外患者服務,助力海南健康產業的發展,也展現了我國心臟醫學領域進一步開放、合作的新常態。

受訪專家:博鰲超級醫院國際心臟中心特聘專家、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教授華偉,海南省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海口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陳漠水,博鰲超級醫院心臟醫學中心首席專家、中國醫師協會心律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澍

(責編:趙鵬、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