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廣州2月25日電 (李語)“希望慢性阻塞性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干預,在中國形成自己的特色。”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內科專家鐘南山在日前召開的慢阻肺治療新時代媒體會上表示,應該把肺功能檢查納入到常規體檢中,讓慢阻肺實現早診早治。
慢阻肺是一種逐漸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壞性慢性肺部疾病,早期症狀非常隱匿,往往表現為咳嗽、咳痰、胸悶或活動后氣喘,易被忽視或誤以為是普通感冒或咳嗽,如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大多數患者待確診時,疾病已進展到中晚期。
鐘南山建議,40歲以上人群,如符合“長期吸煙、活動后氣急、咳嗽咳痰三個月以上”三條中的任意一條,應去醫院進行肺功能檢測,確認是否已患上慢阻肺。
據統計,目前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為13.7%,患者數量已達到約1億人,成為僅次於高血壓、糖尿病的中國第三大常見慢性病。
針對慢阻肺的治療,目前以單個支氣管舒張藥劑治療為主,但在單藥治療下,仍有超過五成患者存在較重的呼吸困難等問題。對此,雙支氣管舒張藥劑治療的出現,則為慢阻肺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並為慢阻肺患者提供,包括控制慢阻肺症狀、降低急性加重的風險、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等超越單藥的療效。
“雖然近十年來,慢阻肺在防治方面有很大進展,但人們早診早治的意識還是不夠。”鐘南山坦言,慢阻肺作為我國嚴重的疾病之一,其治療仍面臨疾病控制不佳、治療方式落后、診斷率低、吸入裝置誤操作、真實診療與指南存在差異等諸多挑戰。
對此,他建議,將肺功能檢查納入基層醫院的常規體檢中,在篩查、檢查中提高公眾對肺功能質量的控制。“希望未來我們能真正做到讓它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早診早治。”
受訪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內科專家鐘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