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小明隨爸媽走親訪友,被不少叔叔阿姨問到身高問題。過了春節,爸媽就帶著小明到醫院檢查是否患有矮小症。在許多人的童話記憶裡,美麗的大森林中住著七個小矮人,他們是善良和智慧的象征,他們和白雪公主一起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身材矮小的少年在成長中卻不得不面臨很多現實的無奈。
示意圖(“達醫曉護”供圖)
近年來,矮小症已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矮小症是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准差,每年生長速度低於4~5厘米者。
家長可以通過觀察孩子身高增長的速度作為簡單的評判標准。一般說來,身高增長緩慢有這幾種情況,3歲以下嬰幼兒增長速度小於7厘米/年﹔3歲至青春期前,增長速度小於3~5厘米/年﹔青春期增長速度小於5~6厘米/年。如果發現孩子在生長發育期間身高增長相對緩慢,甚至一年增長不到4、5厘米,那就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專科門診檢查。
為什麼會發生矮小症?兒童矮小症在醫學上分為疾病性矮小和非疾病性矮小。
非疾病性矮小主要包括家族性矮小、青春期發育遲緩、心理性矮小等。疾病性矮小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症(GHD)、特納綜合症(染色體畸變,如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綜合征、21-三體綜合症)、慢性疾病(如營養不良、慢性腹瀉、部分微量元素缺乏、慢性腎臟疾病、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哮喘等)、軟骨發育不良、成骨不全等。此外,還有原因暫時無法查明的特發性矮小等。
在臨床上,常見的病因主要有:
1.生長激素(GH)缺乏或分泌不足。生長激素由腦垂體前葉分泌,能促進人體各種組織細胞的增大、增殖,包括骨骺軟骨細胞增殖,身高亦增長。生長激素缺乏是侏儒症的重要病因。
2.性早熟。性早熟可使生長高峰提前、骨骺提前愈合,但生長高峰持續時間縮短,表現為一個骨骼提早生長,又提前停止生長的過程。個體最終身高往往比正常兒童矮小。
患矮小症的孩子常常受到嘲笑、作弄,慢慢變得內向、自閉甚至抑郁。上海市的一項調查發現,約90%的矮小症患兒存在著自卑等心理障礙,甚至會因為身材在班級裡同性別孩子中個子最矮而不願上學。盡管他們的智商仍屬正常,但在心理上傾向於內向、情緒不穩的個性特征,行為表達傾向於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縮等。
那麼,發現孩子矮小怎麼辦?實際上,無論哪種類型的矮小症,都可以經過治療或調整而讓孩子長高,但必須把握長高的最佳時期。骨齡是准確判斷一個孩子身高發育狀況的依據,對孩子進行骨齡測試,是最安全可靠的監控辦法。
到了青春期后,骨骼發育成熟,骨骺線閉合,身高就不再生長了,再用任何方法也無法使孩子繼續長高。如果錯過這個時期,矮小症患兒男性成人身高可能僅為1.45米左右,女性可能不超過1.35米,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侏儒。
年齡越小,接受治療的效果越好,3~16歲是治療的“黃金期”。治療的關鍵在於查出矮小症的病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對於大部分矮小症患者來說,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三點:
1.在飲食上,多吃蛋類、魚類、豆制品類和乳制品類等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適當補充含鈣食物。
2.多做有氧運動。適度運動有助於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增進食欲。推薦20分鐘左右的慢跑、跳繩等及1小時左右打籃球、打排球、游泳等。不推薦抬舉重物等運動。另外運動后應適當休息。
3.多“喝”心靈雞湯。孩子需要感覺到來自心靈的陽光,父母應適度表達關愛。孩子身體的發育受社會環境與家庭環境的影響,年齡越小,受家庭環境的影響越明顯,這正是“心理性矮小症”的主要病因。因此,健康、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生導師沈健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