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修課”:如何讓孩子了解有關"死亡"這件事

馬帥

2019年03月13日08:32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孩子的小腦瓜裡有時會出現一些關於死亡的問題,比如“人為什麼會死去”“人死了會怎麼樣”“我會死嗎”等。當孩子這樣提問時,家長不管是鄭重其事地給孩子講解,還是閃爍其詞或避而不談,好像都會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那麼,面對這些“好奇寶寶”的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回復呢?

點擊下載本組圖片

2018年9月30日,在江蘇省南通市,新婚夫婦參加全國第五個烈士紀念日紀念活動。(許叢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3647或021-63519288。)

正面回答,切忌避而不談

面對孩子提出的關於死亡的問題時,家長不應該避而不談,而應該引導孩子尊重生命,讓孩子知道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舉例而言,在帶孩子掃墓時,孩子可能會提到有關逝者的事情,家長此時不應該說“以后不許提死字,不吉利”“等你長大以后自然就知道了”等。而應該告訴孩子,“還記得最愛你的太奶奶嗎?雖然她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但是我們都會永遠記得她、懷念她、尊敬她,因為太奶奶活著的時候很愛我們,很努力地給我們大家帶來幸福。”

科學回答,適當“婉轉”表達

在回答孩子的問題時,過於直爽和過於隱晦的回答都是不合適的,比如“人都是會死掉的,這很正常”“太奶奶沒有死,只是睡著了”等。家長應該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並通過這種教育讓孩子更加深刻地理解活著的意義,幫助孩子用“科學的死亡觀”來樹立積極的人生觀。

舉例而言,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更具體、更客觀地了解死亡,告訴孩子“人死了,就是身體不能活動了,沒有呼吸、心跳,不能玩游戲、吃糖果,也不會感覺到寒冷、飢餓了。”同時,家長還應該讓孩子明白,“生命和活力不是永恆的,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借助道具,結合年齡特點進行教育

曾有學者提出“兒童死亡概念發展模式的三個階段”。該理論認為,3~5歲的孩子處於第一階段,他們認為死亡是一種離去,是可逆的、暫時的,死去的東西還會回來﹔5~9歲的孩子處於第二階段,他們認為死亡是可以避免的,隻有被“死亡”(在他們心中,死亡是被擬人化的)抓走的人才會死,而有些人是不會死的,比如英雄、幸運的人等﹔9歲以上的孩子處於第三階段,他們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普遍存在的。

由此可見,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死亡的理解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家長需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可借助一些輔助道具。

舉例而言,對於年齡尚幼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差,家長可以通過讀繪本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死亡就是“不能呼吸、吃飯、走路、說話了”,也可以和孩子聊一聊“葉子的生命過程”,讓孩子從中理解人類的生命過程。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家長可以帶孩子看一些暖心的電影,從科學的角度解釋死亡,比如細胞老化、新陳代謝減緩等,讓孩子明白死亡是很正常的生命過程。

作者:心理服務基層科普講師、河北省三河市第八小學心理健康教師馬帥

本文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文斌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供稿

(責編:趙鵬、姚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