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大腦的重要功能之一,適當的睡眠既是維護健康和體力的基礎,也是獲得高度生產力的保証。然而,很多人對睡眠存在誤區。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旨在喚起全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在由人民日報社婦工委、《生命時報》組織的心理健康輔導授課活動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為大家揭開了睡眠的誤區。
誤區一:邊看電視邊睡覺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但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就能睡著。陸林提醒大家,“這種方法特別不可取,睡覺一定要在床上,而且在床上不要做與睡覺無關的事情。”
誤區二:喝酒有助於睡眠
很多人認為睡前小酌能夠助眠。陸林表示,“酒精對於最初的入睡雖有幫助,但隨著酒精的代謝,它往往會在后半夜損害睡眠質量,使睡眠的整體時長減少。經常在睡前飲酒還會削弱其促進睡眠的功效,增加破壞睡眠的影響。”
誤區三:睡前運動有助於睡眠
很多人認為:累了就睡著了,睡前運動有助於睡眠。陸林提醒,“適量的運動可使白天的緊張情緒得到消除,從而提升晚上的睡眠質量。但是,臨睡前才開始運動會使大腦過度興奮,使人錯過理想的入睡時間,往往會導致睡眠效果不佳。一般來說,理想的運動時間應該是午后。”
誤區四:害怕吃安眠藥
許多人認為吃安眠藥有副作用,於是寧可扛著,也不吃藥。對此,陸林指出,“隻要能緩解壓力,把睡眠調節好,還是要吃藥的,但是吃藥應該遵照醫囑,千萬不要私自停藥或換藥。”
誤區五:晚上不睡,白天補覺
很多人有晚上睡前玩手機或玩游戲的習慣,並會通過延遲起床時間的方式“補償睡眠”。陸林提醒,“這種做法會使人形成習慣性晚睡、晚起的惡性循環,並不推薦。”
誤區六:打呼嚕的人睡得香
很多人認為打呼嚕是睡得香的表現,但事實並非如此。陸林表示,“打呼嚕會對身體造成極大危害,打呼嚕時出現的呼吸暫停可以導致身體各個器官缺氧,長此以往,會造成身體各個系統的功能紊亂。”
輔導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