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阿姨今年快70歲了,卻不服老。她的先生因心肌梗死過世,而周阿姨也常跑醫院,因此知道心肌梗死是由動脈硬化引起的,而動脈硬化則是因飲食中攝入過多脂肪引起的。所以先生過世后,周阿姨心中甚是懊悔,覺得沒有把先生的飲食照顧好,吃得“太油”了。如今一人生活,於炊事方面本已無多興趣,又聽得傳言說素食好處多多,周阿姨便決定不再吃葷菜,每天隻吃一種蔬菜,而且盡量少放油。女兒曾經勸過幾次,奈何周阿姨執意堅持素食。
周阿姨是個熱心助人的人,她經常積極參與社區的公益活動。有一次,社區裡一位80多歲的獨居老人在家跌倒,無法自救,也無人知曉,直到第二天她女兒過來才發現。老人被送到醫院,經檢查發現股骨頸骨折,做了手術。這件事讓周阿姨覺得關心老人、特別是那些高齡獨居老人刻不容緩。她和另兩位志願者組織了“敬老小組”,專門做關心老人的事,比如對7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每天都打電話問候、對活動不便的老人安排送菜上門、聯系志願者幫助打掃衛生、對行動不便的患病老人幫助聯系社區醫生上門服務等。
這一陣子熟悉周阿姨的人都說她面色不好,勸她多休息。周阿姨只是覺得容易疲倦,別的似乎也沒有什麼不好,並不介意。這一天周阿姨帶了兩個年輕的志願者去為一位90多歲的獨居老人打掃衛生,年輕的同志不要她動手,但周阿姨不肯閑著,又掃地又抹灰,忽然覺得眼前一黑,竟差點跌倒,被同去的青年一把扶住並送回了家。
2012年3月,湖北援疆醫生成功開展低位直腸癌柱狀經腹會陰切除術。
(沈志君/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吳醫生來給周阿姨做檢查,聽了心臟、量了血壓,結果還好,但是貧血明顯,建議她到區醫院血液科去檢查。吳醫生幫助聯系了血液病科一位姓鄭的副主任醫師,經診斷,確認周阿姨是貧血。隨后,周阿姨又做了相關的化驗檢查,化驗檢查的結果進一步確診她患了“缺鐵性貧血”。
鄭醫師在診斷時問起周阿姨飲食的情況,周阿姨告以堅持素食已經數年,目的是聽說素食可以“防止動脈硬化”。鄭醫師覺得這便是貧血的原因,勸周阿姨道:“我們也贊成多吃些蔬菜,但是從營養學的角度看,人也需要吃些動物性食品,純粹的素食中往往缺乏維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即以鐵來說,也在紅肉、肝臟等動物性食品中含量豐富,你現在查出是缺鐵性貧血,我們可以給你開些補鐵的藥吃,但你也應該調整一下飲食結構。至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是應該控制過多的脂肪攝入,並不是不能吃些葷菜。”
周阿姨聽了鄭醫師的話有些將信將疑,心想那麼多人都說素食好,還“環保”呢。周阿姨看了看手中的化檢單,看見糞便隱血試驗有一個“+”號,她知道“+”號便是不好的意思,便問道:“請問醫生,這加號要緊嗎?”
鄭醫師回答:“這叫隱血試驗陽性,一個加號問題不大,吃了肉類食品便會如此。”
周阿姨說:“可是醫生,我不吃葷菜的。”
“吃了大量的蔬菜,裡面的維生素C也會讓結果呈假陽性。這樣吧,再開三次化驗單,如果每次化驗的結果都呈陽性,就需要再做進一步檢查。”鄭醫師給周阿姨開了鐵劑及維生素C等藥,又不忘叮囑:不能隻吃蔬菜不吃葷菜。
周阿姨回家服藥,略微吃了點茭白炒肉絲之類的葷菜。至於再送糞便化驗的事,也就算了。周阿姨在家閑不住,又要去敬老小組關心老人,但小組裡的其他成員不讓她做其他的事,隻讓她每天打打電話問候一些獨居的老人。
然而,吃藥幾個月來也並沒有多少效果,而且有時似乎肚子還有點隱隱的疼痛,大便次數也略多一些。周阿姨想自己吃了幾年素食,看來已經不適應吃葷菜了,於是又改吃蔬菜。同時,周阿姨吃藥不見效果,便有人勸她吃中藥調理。周阿姨以為甚是,既然西藥無效,自當改服中藥,於是便在區醫院裡挂了中醫專家的號。中醫專家姓王,是位年近60的女主任醫師,據說出身醫學世家,身邊還圍著幾個抄方的學生。知道周阿姨已經確診為缺鐵性貧血,在把脈、診舌之后,王醫師對身邊的學生說道:
“這病人面色少華,是一位貧血的病人,一望便知。西醫做了許多檢查,查出是缺鐵性貧血。可既然是缺鐵性貧血,那麼投用鐵劑為何還不見效?從中醫角度看來,這位病人不僅僅有血虛的問題,她體乏無力,呈氣血兩虧之像,隻顧著補血、不去補氣怎麼能見效?病人還說腹部不適,有輕瀉,這是脾虛泄瀉。為什麼會脾虛?因為氣虛,氣不足以推動脾的運化功能,這樣能不瀉嗎?所以治療便要從氣血兩方面入手,可以化用八珍湯、補中益氣湯。”
周阿姨雖然聽不太懂,但確信是遇到了好醫生,便不多問,拿了處方連聲稱謝,回家虔誠服藥。服完再續,如是者又月余,面色依然少華,泄瀉似更明顯。
母親生病,女兒常回家探望。就醫后服藥總不見效,這讓女兒甚是不安。說與丈夫聽,丈夫聽罷甚是警覺,說其工作單位中曾有一職員因貧血就醫,最終被診斷為腸癌,並且那病人還有腹痛、腹瀉的症狀。女兒聽罷更加不安,立即打電話詢問母親。母親答曰:有是有的,但不嚴重,沒關系的。電話這頭的女兒聞言幾乎要哭了出來。
第二天女兒、女婿請了假,把周阿姨帶到市立醫院,費了一陣子事挂上了腫瘤專家的號。專家馮教授問病仔細,查閱了周阿姨在區醫院的診療記錄,並讓她做了直腸檢查,又開了驗血、超聲波、胸部攝片等檢查,要求連續送三次糞便檢查。
周阿姨檢查結果3次糞便隱血試驗皆陽性,復診時馮教授說:“腸道不斷地有少量的出血,這可能是貧血的原因。而這個出血不止住,隻吃補血的藥有什麼用呢?而腸道為什麼會出血呢?從化驗的指標來看,這個叫癌胚抗原(英文簡稱CEA)的指標高出許多,應作腸鏡檢查明確診斷。”
“醫生,我生腸癌了是吧”周阿姨快人快語:“醫生,你說好了,我不怕。”
“還是做了腸鏡檢查再說吧。”馮教授的回答很是嚴謹。
腸鏡檢查的結果是在升結腸部位發現一個腫瘤,表面有小潰瘍滲血,病理切片檢查的結果是“腺癌二級”。至此診斷明確,肝臟超聲與胸部攝片未見有癌轉移,於是馮教授安排入院手術治療。
手術過程順利。術后的病理檢查未見淋巴結轉移,病房裡的醫生們認為周阿姨的病雖因種種因素延誤了一段時間,但幸而尚未發生轉移,這次手術也很可能就此解決了問題。
一天女兒前來探望,與病房負責周阿姨治療的陳醫師聊起母親的病況。問道:“明明是腸癌,區醫院血液科為什麼會診斷是‘缺鐵性貧血’?這不是誤診嗎?”這是她女兒一直耿耿於懷之事。
“就貧血而言,你母親所患確實是缺鐵性貧血。”陳醫師說道。
“所以我母親同時患了兩種病?”女兒問道。
“這兩個病有關聯:血液裡的紅細胞即紅血球,其中血紅蛋白中含有的鐵在紅細胞新陳代謝時是反復利用的,也就是老的紅細胞衰亡后,它所含的鐵又為新生的紅細胞所利用,所以若是有大量的或是不斷有少量的血液流出體外,損失了鐵,便會發生缺鐵性貧血。你母親缺鐵的原因即在於此。”陳醫師說。
“當時要是追查缺鐵的原因就好了。”
“是的,應該多次做糞便的隱血試驗檢查。”
“哦,區醫院醫生是讓查的,我媽沒去查。”
“為什麼呢?她不是還有些腹痛、腹瀉的症狀嗎?”
“她說腹痛、腹瀉的症狀不很明顯,就沒在意。”
“這是右半結腸癌的特點。”
“什麼叫‘右半結腸癌’?”
“這是個學術問題,簡單跟你說說吧。人的結腸起於右下腹部的盲腸,在腹部右側上行到右上腹部的這一段結腸叫升結腸,然后轉向左上腹部到達脾臟的下方,這一段叫橫結腸,在腹部左側向下行到左下腹部接上乙狀結腸,這一段叫降結腸。乙狀結腸進入骨盆腔通向直腸直到肛門。”說著陳醫師還用手在腹部自右下而右上、左上而左下劃了半圈比劃著。“我們把升結腸、橫結腸叫右半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叫左半結腸,它們的胚胎起源不同,其中寄生的細菌種類和數量也不同,甚至癌基因、抑癌基因也不盡相同。”
“食物經小腸消化吸收后成為糊狀的食糜,並進入結腸繼續消化吸收,隨著水分逐步被吸收,這些食物殘渣漸漸成為成形的糞便。若腸道裡生了腫瘤,早期時就會以出血為主要症狀,若出血不多,又混在糞便之中,肉眼便看不出,隻有做糞便隱血試驗才能查出。腸癌可以有腹痛、腹瀉或便秘的症狀,這症狀與腸內容物對病變部位的腸道形成的刺激有關。右半結腸中的食糜為糊狀、刺激較小,左半結腸中糞便逐步成形、故刺激較大,因此右半傳腸癌早期腹痛、酸腹瀉的症狀可能不明顯,容易被病人疏忽。”陳醫師說道。
“謝謝醫生,明白了。”
“右半結腸癌在老年女性中較多,尤其應該提高警惕,若是有不明原因的貧血就更應該注意了”。
“怎麼注意呢?”
“做糞便隱血檢查啊,若多數陽性便應該考慮做腸鏡檢查。”
“是的。謝謝陳醫生”。
作者: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終身名譽理事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原院長楊秉輝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