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中,劇中父親蘇大強這個角色很“出彩”,引發了觀眾的探討。他在晚上經常有起夜的毛病,就是人們常說的尿頻。尿頻是一個非常讓人討厭的毛病,可能會影響睡眠、工作、學習、旅游出行……雖然尿頻可能讓美好的生活蒙上了陰影,但我們也不必畏疾忌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尿頻?怎麼判斷自己是否患尿頻?
在臨床上,尿頻是一種排尿異常的症狀,主要指排尿次數明顯增多,但每次尿量少。人體排尿的生理過程:尿由腎臟生成后,經輸尿管輸送,貯存在膀胱內,達到了一定的量后,會啟動機體的中樞神經系統的反射,經尿道一次性排出體外。正常成人一天的尿量在1500~2000ml左右,每天排尿4∼6次,夜間0∼1次,每次的尿量在200ml~300ml。正常排尿可以保証機體排除體內的有毒物質,維持水分與電解質的平衡。而這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出現排尿異常症狀。
怎樣確定自己是否患有尿頻?泌尿外科大夫建議在家裡做一個“排尿日記”:將自己24小時排尿的時間及每次排尿的量記錄下來,同時標記出入睡及起床時間。可以通過這個日記可以得到自己一天的總尿量、每次排尿量、日間排尿次數、夜間排尿次數等,再將這些數據與正常人的數據進行比較,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存在尿頻了。
從直觀上來判斷,如果每次排尿量正常,排尿次數增多,一天的總尿量必然會增加。這種情況可能與飲水過多、氣候寒冷、吃西瓜等因素有關,它們導致機體入水量增加,腎臟的調節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隻要控制一些飲水量即可緩解。但對於一些情況來說,如患者有腎臟病變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尿崩症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多尿期,也會出現尿量明顯增多的現象,它們則屬病理性范疇。
以下就幾個比較常見的尿頻原因,談談怎樣解決尿頻問題。
1.泌尿系感染引起的尿頻
尿頻如果伴發有尿急、尿痛、甚至血尿等尿路刺激征,就可能存在泌尿系統感染性疾病,如急性膀胱尿道炎、外陰炎等。通過檢查尿常規及尿細菌培養可以確診。此時患者應多飲水,注意休息,接受一定的抗生素治療,可以緩解症狀。如果病程較長,症狀頑固,需要進行一些特殊的檢查,以排除泌尿系結核、腺性膀胱炎、膀胱腫瘤等疾病。
2.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頻
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改變包括尿道括約肌攣縮、膀胱出口梗阻、骨盆區域充血水腫、膀胱底部敏感性增高等,這些都可以引起排尿中樞處於興奮狀態,出現尿頻等症狀。此時,避免頻繁性生活、久坐、騎車、飲酒等行為,通過運動、步行等幫助盆底水腫消退,配合服用鬆弛尿道括約肌的藥物,有利慢性前列腺炎症狀的緩解。
3.膀胱、尿道及周圍病變引起的尿頻
膀胱內結石、異物、腫瘤,會引起排尿不適及尿頻症狀。此外,膀胱周圍的病變,如子宮肌瘤、盆腔膿腫,妊娠子宮會因壓迫膀胱,引起尿頻症狀﹔尿道口周圍病變,如尿道口息肉,處女膜傘和尿道旁腺囊腫等,可能會刺激尿道口而引起尿頻﹔膀胱出口梗阻性疾病,如老年性前列腺增生、女性尿道狹窄等,會因造成膀胱逼尿肌病變,而引起膀胱擴張能力降低,產生尿頻。這些疾病如果診斷明確,均可通過外科手術等方法治療,尿頻的症狀可消失。
4.包皮炎、龜頭炎引起的尿頻
陰莖頭和包皮上含有眾多神經末梢,男性(特別是男童)包皮過長及包莖、包皮垢會引發包皮炎、龜頭炎,刺激尿道口不適引起尿頻。因此,當發現孩子有排尿次數增多,訴陰莖局部痒、痛,陰莖頭紅腫等,最好及時看醫生,以便得到恰當的治療。平時不要長時間讓孩子泡在水裡洗澡或游泳,這是因為,在潮濕的環境內,包皮垢更容易誘發包皮垢杆菌生長,從而刺激包皮內板和龜頭發炎。同時切記,不要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質清洗外陰,用溫水沖洗為宜。
5.神經因素引起的尿頻
神經因素也是引起排尿異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有關神經系統及尿動力方面的檢查才能確診。當醫生排除患者器質性病變后,會考慮神經官能症引起的尿頻,如膀胱過度活動症、女性尿道綜合征,有這些症狀的患者一般會伴有焦慮、失眠、緊張、精神異常等。臨床上,可以先通過心理疏導,服用安神助眠的藥物來緩解症狀。
此外,膀胱功能訓練是治療此類尿頻的一個有效方法。其具體要點:不要在自己一出現尿意感時,就去上廁所,可以有意識地轉移排尿的注意力,通過適當的憋尿,改變膀胱的順應性及敏感性,這樣可以逐步緩解甚至治愈尿頻。特別是對兒童來說,幼兒期膀胱逼尿肌、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需要進行一定的膀胱功能訓練,培養良好的排尿習慣,能夠避免尿頻。
可以說,尿頻是一個影響美好生活的“禍害”。然而,現代醫學已經可以通過查因祛病,戰勝絕大多數尿頻。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以相信科學態度對待疾病,是遠離尿頻、擁抱健康生活的保障。
作者: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泌尿外科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包娟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