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在公園裡慢跑、跳廣場舞、打太極等,通過這些活動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但有時候卻事與願違,不少老年人在運動的過程中稍不留神就骨折了,股骨頸骨折便是常見的一種。那麼,什麼是股骨頸骨折?當股骨頸骨折后,應該採取什麼治療方法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股骨頸骨折是常見卻又最難愈合的骨折之一,不僅並發症多,還往往會造成股骨頭壞死。
目前,對股骨頸骨折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適合沒有移位的穩定性骨折,或是身體很差、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治療措施包括:牽引患肢、防旋鞋固定、臥床休息等等。治療期間患者需要臥床靜養,不能隨意活動,以免骨折處移位。8周以后可以逐漸坐起,但不能盤腿﹔3個月后骨折處開始愈合,可逐漸扶雙拐下地走路﹔6個月后骨折處痊愈牢固,這時才可以不用雙拐走路。需要注意的是,保守治療對老年人來說,存在很大的風險。老年骨折患者長期臥床后,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並發症,雖然骨折不會直接致死,但這些並發症卻可以導致患者死亡。
由於保守治療的失敗率較高,越來越多的患者開始選擇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方法主要有:
1.閉合復位內固定。最常用的是“三枚釘”固定,這種方法簡單、創傷小,適用於65歲以下、身體狀況良好的患者。不建議年齡較大的患者使用,因為股骨頸骨折有另外一個嚴重的並發症—股骨頭壞死。
2.切開復位內固定。這種手術方法損傷較大,對手術者有較高的要求。身體狀況較差的老人不能承受,同樣存在股骨頭壞死的風險。
3.人工關節置換術。這個術式是將受傷股骨頭去掉,換成人造的關節,如果預計患者壽命長或活動量大,則需要將髖臼一起置換。因為置換術后不存在骨折愈合的問題,所以允許患者早期在床上進行康復訓練和下地行走。術后一周,身體情況良好的患者可在助行器輔助下行走。
如果不幸股骨頸骨折,千萬不要緊張﹔當醫生建議手術時也不要拒絕,及時與主治醫生溝通,最終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作者:上海市東方醫院急診外科主治醫師潘玉濤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