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生蚝等貝類海產要警惕 小心諾如病毒

王婧

2019年07月08日09:56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烤生蚝是不少人喜愛的食物,肥腴多汁的蚝肉讓人欲罷不能,但是吃烤生蚝可要警惕,如果吃到沒烤熟的生蚝,可能會感染諾如病毒。那麼諾如病毒究竟是什麼呢?跟沒烤熟的生蚝又有何關系呢?

諾如病毒是引發人類非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它是一組形態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顆粒,主要污染貝類、水果、蔬菜和飲用水,能夠引起人類急性胃腸炎。所有年齡段的人群對諾如病毒普遍易感,兒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屬高危人群。貝類是諾如病毒經食源性傳播的重要載體,貝類中污染率最高的是牡蠣(即生蚝),此外還有貽貝(即青口)、蛤蜊、扇貝等等。

那麼為何貝類是諾如病毒的主要傳播載體呢?貝類屬於濾食性動物,在過濾水體取食的同時,也會把水中致病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等過濾到體內,留在腮、腸道等部位。雖然諾如病毒不以貝類為宿主,在其體內不繁殖、也不引起其致病,但貝類中的諾如病毒進入人體后,極微量的病毒數量就能讓人致病。現在貝類多是在淺海地區高密度人工養殖,水體容易受污染,貝類自然也會受到諾如病毒的污染。如果生蚝生長於受污染水域,諾如病毒就會依附在蚝的消化系統。一般很難透過清洗去除蚝體內的諾如病毒,淨化處理也效果不大。因此,進食未經徹底煮熟的雙貝類海產從而感染這種病毒的風險特別高。

專家提醒,為減低風險,購買生蚝應光顧可靠的店鋪。老人、幼童、孕婦和免疫力較弱的人,應避免進食生的貝類海產。

諾如病毒附著在貝類的腮和腸道中,無法用水洗干淨,唯一方法是徹底煮熟。因此,將食用貝類切記煮熟才能有效防止受到諾如病毒的感染。“一般情況下,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在70℃以上幾分鐘就能被殺滅。”疾控專家表示,除了貝類外,草莓等伏地生長的水果、蔬菜被污染率也較高,主要原因是以糞便施肥或污水灌溉時被病毒污染。因此在食用時需將草莓徹底清洗,而葉綠蔬菜則需徹底煮熟。

本文由北京佑安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李鵬進行科學性把關。專家擅長胃腸道疾病、肝臟類疾病的治療,熟練掌握胃鏡結腸鏡相關檢查。

 

(責編:吳曉琴、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