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腹部不適 可能是尿路結石“惹得禍”

朱雅文

2019年08月01日10:5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孕期不適是比較常見的,但若出現持續不減的腹痛,排尿不正常的現象,就要及時檢查是否患上了尿路結石。尿路結石會對孕婦造成很大困擾和危害,但許多人對這種病並不了解。那麼這種結石是如何形成的,有什麼表現?孕婦又該如何預防?

結石形成的常見原因是缺水與飲食失衡,結石的形成,是由於尿液中一些濃度高的物質,如鈣、尿酸等,結晶堆積至一定程度而結成石,病者會感到疼痛或有血尿、發炎等情況,嚴重的更會引致並發症。

那麼,孕婦為什麼更易得結石?1.妊娠期的雌激素水平相對較低,通常會使血鈣升高,尿鈣排量增加。2. 妊娠期的孕激素水平會升高,容易使輸尿管擴張,蠕動減弱,尿流變慢,引起尿滯留,為結石的形成提供了溫床。3. 妊娠后期,孕婦增大的子宮會壓迫輸尿管和膀胱,使之扭曲,從而增加梗阻和感染的風險,進而誘發結石。4.如果孕婦合並痛風、糖尿病等其他疾病,也會更容易導致結石的形成。同時,由於增大的子宮容易右旋,因此,孕婦的右側輸尿管更易發生結石。

另外,在夏天孕婦要格外注意,因為天氣熱,出汗多又沒有及時補充水分,易導致尿酸濃度過高,尿中的晶體沉澱時間一長就會形成結石。夏天日照時間增加,體內維生素D合成增加,也跟夏天結石高發有一定關系。孕婦結石特別危險,一旦急性發作,出現劇烈疼痛,嚴重的可能會引起流產。

孕期結石的風險很高,怎樣才能盡量避免得結石,更好地預防呢?孕婦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懷孕前做個泌尿系統B超檢查。少吃富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花生、甜菜、甘藍、芹菜等。注意營養和膳食,不要大吃大喝,限制超量營養。因為大吃大喝極易使體內產生高蛋白、高糖和高脂肪,增大體內形成結石的危險性,建議大家平時多吃些粗糧和素食。另外,養成飲水習慣。多飲水可增加尿量,稀釋尿中的結晶,使其容易排出體外。多飲水,即使已形成了細小結石,也有可能及早地把它從尿中沖刷出去。最好每天飲水2500毫升以上,維持尿色清淡。

另外,如果要喝牛奶,盡量不要在睡覺之前。牛奶中含鈣較多,腎結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鈣鹽。結石形成的最危險因素就是尿中鈣離子濃度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加。飲牛奶后2-3小時,正是鈣通過腎臟排除的高峰,如此時正處於睡眠狀態,尿液濃縮,水分減少,鈣通過腎臟排出較多,故易形成結石。

本文由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劉惠雲進行科學把關。專家擅長孕前孕期產后營養保健、母乳喂養、嬰兒護理、月經期更年期調理、糖尿病高血壓、不孕不育、孕期體重。

(責編:吳曉琴、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