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陽是某初中三年級的學生,本應該參加中考的他已經休學半年。一年前,媽媽給陽陽買了手機。一次偶然的機會,陽陽接觸到一款手機游戲,逐漸地玩的時間越來越長,最后發展到每天都得玩8個小時以上。由於晚上玩游戲的時間太長,他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脾氣也一改往日的溫和,變得非常暴躁,與同學關系也疏遠了,並且經常與父母起沖突。半年前,他不得不休學。陽陽的父母非常困惑:陽陽到底怎麼了?小小年紀的他該怎麼辦呢?
玩游戲已成為年輕人生活中的一種娛樂方式。特別是網絡游戲給游戲的體驗者以深深的代入感。某種程度上游戲可以緩解壓力,帶來愉悅感,但游戲成癮造成的悲劇屢見不鮮,如猝死、輟學、自殺、暴力犯罪……這些活生生的案例深深地警醒我們,游戲成癮正威脅著我們年輕一代的身心健康。
2019年5月25日,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簡稱ICD-11),將“游戲障礙”作為新增疾病,列入“成癮行為所致障礙”疾病單元中。也就是說,游戲成癮已經是一種精神障礙。許多人可能會因此而恐慌,懷疑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是否得了游戲障礙,是否需要治療。為減少不必要的恐慌,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游戲障礙。
什麼是游戲障礙?
游戲障礙是指一種持續或反復地使用電子或視頻游戲的行為模式,表現為游戲行為失控,游戲成為生活中優先行為,不顧不良后果繼續游戲行為,並持續較長的時間。相關研究結果表明,游戲障礙的患病率為5%,以兒童青少年人群男性為主,亞洲國家患病率可能高於歐美國家。
游戲障礙的核心特征有哪些?
ICD-11中提出游戲障礙的核心特征為:
1.持續或反復的游戲行為模式,具體表現為失控性游戲行為(如無法控制游戲行為的發生、頻率、持續時間、終止時間等),游戲行為成為生活優先事項,盡管游戲造成負面后果(如人際關系破裂、職業或學業受影響、健康損害等)仍然無法停止。
2.游戲行為模式可以是持續性或發作性的,並持續12個月以上,但如果症狀足夠嚴重且滿足其它診斷要點,持續時間可短於12個月。
3.游戲行為模式導致明顯的個人、家庭、人際關系、學業、職業或其它重要功能領域損傷。
游戲障礙將產生哪些不良的影響?
1.軀體問題
游戲障礙導致的軀體問題主要有:營養不良、睡眠問題、胃潰瘍、癲癇發作、因久坐導致形成下肢靜脈栓塞,甚至引發肺栓塞而猝死等。
2.精神行為問題
游戲障礙導致的精神問題主要有易怒、焦慮、抑郁攻擊言行、負罪感等﹔
3.社會功能損害
游戲障礙導致的社會功能損害包括:拒絕上學、對社交活動回避、學業和職業成就受損、重要關系的喪失等。
對於游戲障礙,我們有哪些應對的措施?
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精神衛生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共同完成的關於游戲障礙防治的專家共識(2019版)中指出:
1.預防
對公眾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宣傳工作,廣泛宣傳游戲障礙的相關知識,減少引發游戲障礙的誘因。針對游戲障礙的高發人群,特別是青少年人群,需要科普知識,使其認識到沉迷游戲的危害,並且要科普心理保健知識,如:調節情緒的方法、人際溝通的技巧、不同年齡階段心理特點等。家屬需要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和異常情況,改善家庭關系與親子溝通的能力,關注青少年心理需求。提高兒童青少年、家長與學校早期識別游戲障礙的能力,早發現早治療。
2.治療措施
游戲障礙與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相關。社會心理干預是治療游戲障礙的重要手段。專家認為,認知行為治療、動機激勵訪談、家庭治療等對游戲障礙者的失控行為有效。在藥物治療方面,目前沒有針對游戲障礙具有臨床適應症的藥物,但游戲障礙患者可能存在精神、軀體等健康問題以及共病,需要藥物對症治療。在物理治療方面,有少量研究對游戲障礙患者進行重復經顱磁刺激等干預,以增強大腦控制功能或降低玩游戲的沖動,但目前仍缺乏大樣本一致性研究。
3.康復措施
經過治療后病情趨於穩定的患者,應繼續接受鞏固性的心理治療,必要情況下按時按量服藥,防止疾病復發。醫療機構做好出院患者的定期隨訪工作,使患者能夠接受及時的、有針對性的醫療指導和服務。患者家屬應支持和參與患者的康復活動,醫療機構應指導家庭成員為患者制定生活計劃,努力解決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作者:長春市第六醫院院長桑紅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