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伏天的一個下午,某三甲醫院搶救室接收到120急救送來的一名高熱患者,患者為老年女性,80歲,體溫39℃,意識淡漠。家屬代訴,老人獨居,中午電話告知子女自覺頭暈、胸悶、心慌。既往有高血壓、冠心病病史,平時病情控制良好。入搶救室后經查心電圖、血常規、頭顱CT等,排除急性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等,診斷為“中暑”。搶救人員立即予以物理降溫及補液后,患者體溫下降,意識恢復。
了解原因得知,因近日高溫,患者胃口欠佳,進食飲水較少,加之患者平時比較節儉,為了省電,家中未開空調,亦未開窗通風,故而發生“中暑”。當下正值酷暑季節,隨著每年防暑降溫工作的開展,中青年發生中暑的概率呈逐年下降趨勢,而目前社會逐漸呈現老齡化態勢,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及獨居老人中暑現象仍十分普遍,中暑因症狀輕重其預后截然不同。故了解一些中暑知識及其預防措施十分必要。
一、中暑的發病原因
中暑是在暑熱天氣、濕度大而無風的環境條件下,以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減退和水電解質喪失過多為表現特征的疾病。對高溫環境的適應能力不足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在大氣溫度升高(>32℃)、濕度較大(>60%)和無風的環境中長時間工作或進行強體力勞動,又無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時,缺乏對高溫環境適應能力者極易發生中暑。
此外,在室溫較高和通風不良的環境中,老年、體弱、疲勞、肥胖、飲酒、飢餓、失水、失鹽、穿著緊身、不透風的衣褲以及發熱、甲亢、糖尿病、心血管病、廣泛皮膚損害、先天性汗腺缺乏症和應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膽鹼能神經藥物而影響汗腺分泌等因素,在炎熱季節也常為中暑的發病誘因。中暑的主要原因在於體溫過高對細胞的直接損傷,引起酶變性、線粒體功能障礙、細胞膜穩定性喪失和有氧代謝途徑中斷,從而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
二、中暑的臨床症狀
中暑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程度可以分為三級: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1.先兆中暑:患者在高溫環境工作或生活一定時間后,出現口渴、乏力、多汗、頭暈、眼花、耳鳴、頭痛、惡心胸悶、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高。
2.輕症中暑:先兆中暑症狀加重,出現早期循環功能紊亂,表現包括面色潮紅或蒼白、煩躁不安或表情淡漠、惡心嘔吐、大汗淋漓、皮膚濕冷、脈搏細數、血壓偏低、心率加快、體溫輕度升高等症狀。
3.重症中暑:先兆和輕症中暑症狀進一步加重,出現高熱、痙攣、驚厥、休克、昏迷等症狀。重症中暑按表現不同可分為3型,也可出現混合型。
(1)熱痙攣:高溫環境下強體力作業或運動,出汗后水和鹽分大量丟失,造成低鈉、低氯血症,導致骨骼肌痙攣伴疼痛。臨床上常見活動較多的四肢肌肉、腹部、背部肌肉的痙攣和收縮疼痛,尤以腓腸肌痛(小腿肌肉疼痛)為特征,常呈對稱性和陣發性。也可出現腸痙攣性劇痛(腹部絞痛)。患者意識清楚,體溫一般正常。熱痙攣可以是熱射病的早期表現。
(2)熱衰竭:常發生於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疾病患者,在熱應激情況下因機體對熱環境不適應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外周血管擴張,導致周圍循環容量不足而發生虛脫。可表現為頭昏、眩暈、頭痛、惡心、嘔吐、臉色蒼白、皮膚濕冷、大汗淋漓、呼吸增快、脈搏細數、心律失常、暈厥、肌痙攣、血壓下降甚至休克,但中樞神經系統損害不明顯,其中病情輕而短暫者也稱熱昏厥,可發展成為熱射病。
(3)熱射病:又稱中暑高熱,屬於高溫綜合征,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在高溫、高濕或強烈的太陽照射環境中作業或運動數小時(勞力性),或老年、體弱、患慢性疾病者持續數日處於高溫和通風不良環境中(非勞力型),熱應激機制失代償,使體溫驟升,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功能障礙。患者在全身乏力、出汗、頭暈、頭痛、惡心等早期基礎上,出現高熱、無汗、神志障礙、體溫高達40~42℃甚至更高。可出現昏迷、呼吸急促、心動過速等表現,嚴重者出現休克。
三、中暑的救治與預防
1.中暑的救治:首先要鑒別是輕症還是重症中暑。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簡單的就是看患者是否還有意識,對於意識尚清楚的先兆中暑及輕症中暑患者,要立即把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的環境中(譬如空調房),或者用電扇吹風,加速散熱。並使其平臥,解開衣扣、鬆開或脫去衣物。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衣服。可以在患者頭部冰敷,身上用冷水進行擦浴。同時讓其口服淡鹽水、或者含鹽清涼飲料並休息,如果休息飲水后症狀緩解,那麼一般無危險,如果患者不適症狀仍有,那麼還是要帶其去醫院檢查治療。
如果患者已經出現意識不清,屬於重症中暑了,那麼就要立即撥打120送醫院進行搶救,在救護車到來之前需將患者轉移至陰涼通風處,並盡可能地用冰塊或冷毛巾外敷於患者頭部及胸口、腋窩及大腿根部,積極進行物理降溫,以保護大腦、心肺等重要臟器。注意患者呼吸狀況,意識不清者,不可以喂水,以防誤吸。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促醒。
2.中暑的預防:
(1)首先,在中午高溫時應減少戶外工作,如必須進行戶外工作,則應多喝水。說到飲水,在高溫天氣,不論運動量大小都要增加液體攝入。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時再喝水。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在高溫時,含酒精飲料和高糖飲料會使人體失去更多水分,所以不宜飲用。並且要避免飲用過於寒涼的冰凍飲料,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2)其次,要少食高油高脂食物,減少人體熱量攝入,穿著質地輕薄、寬鬆和淺色的衣物。
(3)最后,雖然各種人群均可受到高溫中暑的影響,但嬰幼兒、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以及具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群更易發生危險,所以應格外予以關注。更應強調的是,尤其對於平時節儉的老年人來說,在三伏天不要再省電不用空調,以免發生室內中暑。
3.防暑的飲食:炎熱的夏季飲食應盡量清淡,少食油膩食物,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中藥,日常泡水飲用,可以起到很好的解暑作用。
(1)薄荷:薄荷屬於性涼的中藥材,具有疏肝行氣,疏散風熱的功效。可以取薄荷10g、綠茶5g,用開水沖泡10分鐘左右,並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加糖。這種薄荷茶具有清涼止渴的作用。
(2)金銀花: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止渴的功效,特別適合於咽喉腫痛、外感風熱的患者。可將金銀花和白菊花各10g開水沖泡即可。但是因其屬性寒涼,孕婦、老人及脾胃虛弱的患者不能飲用,否則會引起腹瀉。
(3)菊花:菊花具有清熱去火、明目、緩解疲勞的功效,可直接沖泡,但最好不要長期飲用,會造成體寒,加重腹瀉。
(4)麥冬:麥冬具有潤肺清心的功效,可很好地緩解因為燥熱引起的口干舌燥等症狀,直接泡水飲用即可,但因其味苦,可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適量蜂蜜。此外,也可以多喝一些綠豆湯,綠豆湯也可以清熱解暑,但脾胃虛寒的患者不可服用過多。此外,對於中暑先兆者,可以用萬金油、清涼油、風油精等適量外擦兩側太陽穴、額部、並可加以按摩。
總之,伏天預防中暑,尤其是對老年人中暑的防治應引起每一個人的重視。
作者:上海市中醫院博士汪海慧
本文由上海曙光醫院主任醫師熊旭東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