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失調該如何調理?中醫專家來支招

張聲生

2019年08月20日10:30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中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並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一說,意思就是脾胃功能受到損傷后,其它疾病就會相繼發生,所以當脾胃失調時一定要及時調理,否則會危害健康。那麼,造成脾胃失調的原因有哪些?中醫認為脾胃失調后該如何調理呢?

脾胃失調主要包括脾胃氣虛、脾胃虛寒、胃陰不足、脾胃濕熱等,造成脾胃失調的原因有很多,具體如下:

1.先天因素。一些人由於某些先天因素,出生以后就脾胃虛弱,脾胃功能很容易受傷。

2.外邪侵入。夏天天氣炎熱,雨水比較多,空氣的濕度非常大。當外濕非常大時,就會侵襲到人體,影響脾胃功能。

3.飲食。一些人的生活、飲食沒有規律,暴飲暴食、飢一頓飽一頓等都會加重脾胃的負擔。

4.情志。心情郁悶、工作壓力大等也會影響到脾胃功能。

5.藥物。服用的藥物種類多、數量大,易導致脾胃受傷。

脾胃失調該如何調理呢?首先要明確的是,不同的証候表現出來的症狀是不一樣的,造成的后果也不同,相應的治療也有各自的特點。中醫的治療觀念是整體調節,根據証候來進行治療。

脾氣虛時首先要補氣,最簡單的方法是用黃芪、黨參或者西洋參泡水喝,但中醫治病時往往會把一些中藥組合成一個方子,所以針對脾氣虛最常用的是四君子湯。如果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寒象,可選用理中丸,理中丸中有干姜等溫陽散寒的藥物。生姜加點紅糖炒一炒也能起到溫中散寒的作用。胃陰不足時會出現口干舌燥、無舌苔、胃不舒服等症狀,此時需要補胃陰,可以用益胃湯進行治療。陰虛胃痛時,可用養胃舒。脾胃濕熱最重要的是祛濕,間接恢復脾胃功能,臨床常使用連朴飲,也可以用楓蓼腸胃康。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張聲生

本文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醫師張捷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耿文華(實習生)、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