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少?你可能來了假的“大姨媽”

吳勝男

2019年08月30日14:3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眾所周知,我們俗稱的“大姨媽”就是指月經。月經在中醫中是這麼定義的,指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月月如期,經常不變,故有“月信”“月事”“月水”之稱,表示月經是有“月節律”的周期性。

《黃帝內經》有言:“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就是說女子到了14歲的時候,臟腑、天癸(人體的一種精微物質),任脈、沖脈、氣血經絡等作用於胞宮,氣血下注胞宮,因而產生了月經,也因此才能懷孕生子。這是女性最顯著的生理特點,也標志著女性初具生殖功能。

但是有些時候,“大姨媽”也會很調皮,會出現假的“大姨媽”。

【場景:吳醫生診室】

患者小許:吳醫生,我這次月經量特別的少,顏色還深,而且以前都痛經的,這次一點的都不痛。我這是怎麼了?

吳醫生不動聲色的說:咱們驗個小便排除下懷孕吧!

患者小許一臉驚訝:我這不是來月經了嗎?怎麼會懷孕呢?

雖然小許很是疑惑,但還是去驗了小便。

結果,尿HCG陽性!

果然是懷孕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患者小莉:吳醫生,我最近幾個月月經不正常,半個月就來一次。

吳醫生問:是不是每次來的月經量都是差不多的呢?

小莉若有所思:好像不是哦,一次多點,一次少點。我還以為是月經量少呢!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真相隻有一個:不是所有的陰道出血都是“大姨媽”!

正常的“大姨媽”具備以下特點:1.周期正常,正常的月經周期為21-35天,平均28天﹔2.經期正常,經期持續3-7天,平均4-6天﹔3.量正常,經量為一次月經的總失血量。經量多於80ml為月經過多,少於5ml為經量過少(5ml相當於兩個瓶蓋左右),正常月經一般為20ml-60ml。

假的“大姨媽”有以下幾種情況:

早孕期出血——懷孕初期,有些人會有少量出血,甚至可能周期還符合既往月經周期。

1)著床期出血:這是因為孕卵植入子宮內膜時,可能會有少許的出血,通常不會超過2-3天。這時候你往往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懷孕了,所以就以為是“大姨媽”。

2)宮外孕:宮外孕早期也會有少量陰道出血,也會被誤以為是“大姨媽”,所以,當發現懷孕后一定要盡快做B超確認宮內妊娠。要知道在所有懷孕的女性中,大約每50-100人當中就會有一個是宮外孕,這個數字並不低。

所以,對於有性生活的女性,當“大姨媽”突然不太正常時,不管是量的異常、經期的異常,還是周期的異常,第一個要想到的就是排除懷孕!醫生讓你查小便還是有道理的。

經間期出血——兩次月經中間,出現的少量出血。一般出血量會少於既往的月經量。

1.排卵期出血:顧名思義,肯定是在排卵期。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排卵日,是指在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再往前推14天。排卵日的前5天后4天,共9天,常稱為我們的排卵期。一般排卵期出血為少量咖啡色、褐色,大多2-3天即可血止,也有持續近一周者。因此也悄悄的披上了假“大姨媽”的外衣。排卵期出血主要原因是由於雌激素波動引起,由於雌激素下降太快,對於子宮內膜的支持相對不足,子宮內膜就會“鬧脾氣”出現部分脫落而引起出血。簡單來說,就是內膜生長與激素不匹配,換個通俗的說法就是激素已欠費,子宮還未停機,內膜不在激素的服務區!

2.子宮內膜息肉:內膜息肉也會引起異常的子宮出血,除了會使月經經期延長外,往往最喜歡在經間期出血。這個時候做個婦科B超往往就一目了然了。

3.宮頸疾病:常見的宮頸息肉、宮頸炎,不常見的宮頸癌及癌前病變,都有可能導致不正常的陰道出血,有些恰好也是在經間期出血,不過大多都是在同房以后出血,醫學上稱之為接觸性出血。這個時候需要做個婦科檢查以及宮頸癌篩查神器TCT和HPV就可以。

看似“大姨媽”,實則都不是,以后千萬要擦亮眼睛,不要再被假“大姨媽”給迷惑了。

作者:知音中西雜志主編、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吳勝男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吳曉琴、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