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直腸指診檢查?你可能失去癌症的早期診斷機會

崔偉 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普通外科副主任醫師

2019年09月06日07:57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據統計,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腸癌年發病率為30-40/10萬,已達到或超過西方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成為僅次於肺癌的第二位高發惡性腫瘤。

我國的大腸癌與西方人相比,有三個流行病學特點:直腸癌比結腸癌更多見﹔直腸癌中,低位直腸癌更多見,絕大多數癌腫可在直腸指診時觸及﹔青年直腸癌患者比例較高。

所以,能夠早期診斷,並給予有效的治療,可提高患者術后5年生存率,使部分患者免於挖除肛門、腹壁造瘘,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療。

直腸癌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容易得大腸癌的人群主要有哪些呢?肥胖、偏好高蛋白、高熱量低纖維素飲食的人群﹔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群﹔結腸息肉病史、家族史的人群。

直腸癌的臨床症狀主要是便血、膿血便、粘液便和裡急后重等,中晚期可出現大便變形、變細等梗阻症狀。在直腸癌的早期,即病變位於粘膜層時,一般是不出血的,當病變侵及粘膜下層后即開始出血,也就是大便帶血,待病變進一步發展,其周圍往往伴有炎症,此時患者出現明顯的膿血便繼而出現裡急后重等。

但是,導致這些症狀的肛腸疾病的種類較多,必須根據各類疾病的特點作具體的分析。

如肛裂患者大便帶血,大多為糞柱表面有鮮血或便后肛門滴血不止,排便時肛門往往有劇痛,肛門指診時多數肛門括約肌緊張等。

痔瘡患者便后出血多為鮮血,除少數伴有直腸炎患者外,一般不會出現粘液血便或裡急后重等直腸刺激征。

菌痢或阿米巴痢疾患者多數大便次數增多,裡急后重較明顯,特別是急性期,這類患者往往有下腹隱痛不適等全身症狀。菌痢和直腸癌的膿血便化驗檢查,前者膿細胞多於后者,同時前者裡急后重的症狀經抗生素治療后即減輕或有一定程度的緩解。

直腸息肉患者多有長期大便帶鮮血史,很少有膿血便和裡急后重,且多為青少年。

直腸指診是診斷直腸癌最重要的方法

由於我國直腸癌75%以上為低位直腸癌,都能在直腸指診時觸及,因此,直腸指診是診斷直腸癌最重要的方法。指診可查出癌腫的部位、距肛緣的距離及癌腫的大小、范圍、固定程度、與周圍臟器的關系等。

但臨床工作中,很多以便血、大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就診的患者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拒絕直腸指診檢查,這樣,就失去了可能得以早期診斷的機會,其實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醫生就曾經碰到過這樣一個小姑娘,因為拒絕直腸指診,在外院按痔瘡治療了半年多,到明確診斷時癌腫已經侵犯盆壁,手術險些做不下來,雖然勉強切除了腫瘤,但效果並不好。

本文由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普通外科副主任醫師陳光進行科學性把關,陳光醫生擅長普通外科常見疾病的診治。

(責編:董菁、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