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開學季,小朋友戀戀上幼兒園了。但是對於戀戀和媽媽來說,這真是很折磨的一段時光。戀戀每天去幼兒園都要經歷一場戰役,大哭大鬧,不管老師怎麼安撫,在幼兒園的時光都是那麼的煎熬。看著別的小朋友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戀戀的媽媽真是又著急又上火啊。其實戀戀所表現的情緒就是我們心理學上常說到的分離焦慮,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正常的情緒之一,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與孩子第一次的長時間的分離呢?是我們每一位家長的必修課。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什麼是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會對兒童造成怎樣的影響?
分離焦慮是幼兒與親人或依戀對象分離后,對陌生環境和陌生人所產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應。諸多研究表明,兒童早期的分離焦慮與兒童的智力發展有關,如果沒有有效的處理,則會降低兒童智力活動的效果,甚至會影響其創造力及對社會的適應能力。也就是說,如果幼兒面對分離焦慮時,沒有得到應有的安撫、陪伴、照顧,那麼他的智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創造力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那麼,分離焦慮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呢?
1.依戀類型。依戀是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母親)之間的最初的社會性聯結,也是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志。其主要種類有:(1)安全型依戀﹔(2)回避型依戀﹔(3)反抗型依戀。其中,安全型依戀為良好、積極的依戀,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戀又稱為不安全性依戀,是消極、不良的依戀。安全型依戀的兒童比擁有不安全型依戀的兒童在面對分離的時候焦慮的程度更低,表現的更為平靜。我們要注重與孩子的依戀關系,在最初與孩子建立關系的時候,給與高質量的陪伴和積極的回應,讓孩子感覺到愛和關懷。
2.教養方式。父母教養方式,指父母對子女撫養、教育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和行為傾向。父母親溫暖的情感、理解可以降低兒童的焦慮水平。父母親的拒絕和否認、過度保護、過分干涉、嚴厲懲罰與兒童的高焦慮水平有關。過於保護兒童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兒童的行為並導致兒童焦慮。
3.遺傳。分離焦慮與遺傳因素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如果父母患者有焦慮症或者時常擁有焦慮的情緒,那麼孩子分離焦慮的程度會更高。
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家長應該如何預防和干預呢?
首先,父母親應該在與孩子分離前,給孩子適應的時間,讓孩子知道他可能需要獨自去面對陌生的環境,同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給與安全的環境和氛圍﹔其次,家長要多鼓勵孩子與小伙伴玩游戲,教會孩子如何與小朋友交往,並且引導孩子認識到,在新的環境中會有更多小朋友、更有意思的游戲,還會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形成良好的期待﹔最后,很多家長與孩子分離時,自己就非常焦慮,這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尤為重要了。家長可以與孩子同去陌生的環境,一起去適應和了解情況,這樣既能降低自己的焦慮水平,又逐漸讓孩子適應了環境。
兒童分離焦慮是一個普遍而又嚴重的問題,會對兒童的未來產生廣泛而持久的影響。因此,需要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分離時不再焦慮。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