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心力衰竭?這些知識你該了解一下

王世瑤

2019年10月29日08:36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由心臟結構性或功能性異常導致的臨床綜合征。這種疾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高,老年人是主要發病群體。了解心衰的相關症狀,及早進行心衰預防,可以有效減少心衰的發生。那麼,心衰是如何發生的呢?

心臟會出現心力衰竭是因為受到了病理性的損害。心臟的損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損害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炎后遺症等,這種慢性心血管病會導致心臟功能下降。急性損害包括大面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重症心肌炎,這種急性損害會在短期內快速損傷大量的心肌,然后出現心力衰竭。

那麼,如何劃分心力衰竭的等級呢?目前國際學術界規范了心力衰竭分級的方法和標准,總體來說分為兩類,一類是用於急性心衰的分級方法,另一類是用於慢性心衰的分級方法。急性心衰分級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心肌梗死導致的急性心臟功能衰竭的分類方法,叫做Killip分級﹔另外一種是非急性心肌梗死導致的心力衰竭的分級方法,叫做Stevenson分級。慢性心衰評估使用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分級方法進行分級,即NYHA分級。

這些不同級別的劃分標准是什麼?以慢性心衰為例,紐約心臟功能分級的方法是依據心衰對人體運動功能的影響程度來進行分級,患病后在休息狀態下亦有明顯的心衰症狀,就屬於Ⅳ級慢性心衰。若患者的行動不受限、疾病影響不是很嚴重則判定為Ⅰ級慢性心衰。如果患者一活動就會出現心衰的症狀,這就是Ⅱ級和Ⅲ級心衰。在日常的體力活動中,活動超過100米后出現心衰症狀屬於Ⅱ級心衰﹔如果活動不到100米就開始出現心衰症狀,則屬於Ⅲ級心衰。

在日常生活中,預防心衰需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提倡低鹽飲食,做些適當的活動,避免過度緊張及勞累。

本文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心內科主任張健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田榮(實習生)、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