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疫情,心理疏導系列稿件之三

刷疫情消息刷到“心累”?專家建議可適當“心理隔離” 

趙竹青

2020年02月10日10:33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斷關注手機和電視裡有關“肺炎”新聞,越看越害怕……隨著疫情形勢的發展,很多公眾也表現出了焦慮、擔憂甚至恐慌的情緒。這些反應正常嗎?面對這種情況,人們又該如何調適?

疫情對公眾心理影響有四種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鄭愛明告訴記者,疫情對公眾產生的心理影響一般有四大類,具體為:

焦慮。表現為緊張和擔憂。感覺忐忑不安、心神不寧,導致飯吃不香、覺睡不好,不斷關注疫情新聞,擔心未來會有一天自己和家人會被“肺炎”感染,情緒變得不穩定,容易發脾氣,怨天尤人,甚至出現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出汗、口干等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這類人群發生率最高。

恐慌。表現為恐懼和害怕。害怕自己被“新型肺炎病毒”包圍著,聽到或看到各類新聞媒體的報道會心驚肉跳,高度緊張,不敢出門,甚至在家裡也要戴口罩和手套,害怕被傳染﹔有些有低熱或輕微咳嗽者,不敢去醫院,害怕被留下,即使沒有去過疫區或接觸過新型病毒肺炎患者﹔有些有軀體疾病或心理疾病的患者由於恐慌導致病情加重,感覺自己快要不行﹔有些懷疑自己得了“肺炎”,反復求助熱線或到醫院就診,要求確診或隔離。

抑郁。表現為悲觀和絕望。針對媒體報道的“肺炎”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的不斷上升,覺得新型肺炎就是絕症,看不到希望,尤其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此次疫情被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后,變得更加悲觀,感覺世界末日就要到來,易哭泣、覺得活著沒有意思,食欲不振或暴食,沒有任何愉悅感,為自己活著而感的自責,本能欲望下降。

行為異常。表現為行為過度或不足。為了預防“肺炎”的嚴重后果,不斷關注手機,不斷刷屏,害怕錯過任何一個“肺炎”消息,哪怕吃飯和睡覺時也不放棄﹔反復洗手,哪怕手洗破了﹔不敢出門,即便家裡食物短缺的很厲害。在家裡,不敢講話,也不希望家人講話,擔心飛沫傳播“肺炎”,為此感到痛苦。

擔憂恐懼是正常現象

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副教授鐘杰認為,面對疫情,普通人出現一些焦慮、恐懼等情緒,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與非典期間一樣,第一周對醫學問題非常關系,擔心、恐懼被感染,焦躁不安查詢各種信息。一般在第一周過后開始緩解。”

“適度的擔憂、恐懼及焦慮可以提高我們的警覺水平,提高人們的適應和應對能力,是一種保護性反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姜長青、治療師王鵬翀表示,擔憂、恐懼及焦慮是面對威脅時最常出現的情緒反應。疫情當前,任何人都可能出現緊張焦慮不安的情況。要理解和接納自己這樣的狀態,告訴自己這是面對不正常情境的正常的情緒反應,要允許它們存在﹔也要理解這種消極情緒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但程度會逐漸減輕的。

鐘杰提醒,疫情期間,少數因過去存在基礎心理疾患或問題,被此次事件加劇,可能出現比較嚴重的焦慮症狀、興奮性過度、或睡眠問題(失眠、早醒、噩夢等),因煩躁而與親朋的關系出現沖突。如果因此嚴重干擾正常的人際交流和生活並帶來痛苦感,就需要尋求精神科和其他心理健康服務專業人員的幫助。

建議適當“隔離”負面信息,多做利他之舉

公眾如何應對這些心態的變化?首先,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要學會調整心態。鄭愛明表示,情緒波動是人的自然現象﹔緊張焦慮等心理反應是疫情引起的正常人群的正常反應,不必過分在意。建議通過尋找讀書、聽音樂等適合自身愛好方式充實自己,分散注意力。同時還可以尋求親朋好友相互支持,正向互動。

“要相信政府,相應科學,相信醫生。”鄭愛明建議,如果感到“心累”,則應控制使用手機和看電視時間,適當“隔離”相關“肺炎”過載網絡信息,參照網絡上的“防鬆訓練”、“放鬆冥想”、“呼吸防鬆”等方法適當進行自我調節。

姜長青、王鵬翀也建議公眾要合理關注疫情,“定時”而非“時時”。比如設定“信息鬧鐘”,在一天的時間中,每隔半天,用5分鐘來關注疫情信息,其他時間安排運動、工作、家務或者休閑娛樂等日常活動,在掌握疫情的同時,獲得正常的休息和愉悅情緒。

此外,鐘杰還建議,可以多從事一些利他行為,做力所能及的一些有利於身邊人和社會的行為。根據北京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多做利他行為的人心理更健康、痛苦感更少,此為“余香效應”。

受訪專家: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鄭愛明

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副教授鐘杰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姜長青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科治療師王鵬翀

(責編:李慧博、王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