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極易讓人產生焦慮、恐慌、憤怒等情緒。作為社會基本單位的家庭, 除了做好自身的健康防護外,心理防護工作也是重中之重。
相比於成年人,幼小的孩子可能不太明白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不能出去玩,要天天待在家裡,為什麼生活跟平時不太一樣。而被延長了假期的孩子們,已經明白我們正在經歷什麼,他們也會像大人一樣恐慌。 不同的是,年齡越大,他們可能越不願主動表達。
因此,當此之時,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守護至關重要。
1.家長應給予孩子情緒支持
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將疫情比喻為“魔鬼”,來形象地講給他們,這會讓孩子透過他們的思維來明白當下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孩子明白我們現在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打敗那個“魔鬼”。以這樣的形式解釋,小孩子也會非常樂意加入其中,待在家裡就是他們對打敗“魔鬼”所做的貢獻。
對於兒童來說,家長可以參照成人心理自護的做法去幫助自己的孩子,傾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一起接納情緒,引導孩子平靜地看待疫情,安排好特殊的假期生活。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家長的情緒越平穩,孩子的情緒就會越平穩。
2.設計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
除去情緒支持外,家長還可以開動腦筋,和孩子一起共同度過這段特別的時光。
在保証孩子作息規律、安排好學習活動之外,家庭可以開展提升家庭和諧氣氛的活動,這些都可以幫助孩子平穩地度過這段時間。這段特殊時光也是一個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加強親子溝通的機會,可以在家裡開室內運動會,教孩子制作美食,全家一起看電影、一起討論、一起寫作等等。
家長要發動孩子為豐富多彩的家庭活動獻計獻策,積極參與到家庭活動中來,這樣也可以有效減少他們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時間,間接地維持了孩子的情緒狀態。特別強調的是,對於孩子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要有一定規則,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規則,並請他自覺遵守。
資料來源:中國婦女出版社
本文由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家校社共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北京師范大學應用心理學博士,北京大學蘭亭家庭 文化與家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心理咨詢師師曉霞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