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抗癌路上 你我同心”。為推進落實防癌科普宣傳,人民網科普中國特別推出全國腫瘤防治周系列報道,今天帶大家了解的是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的癌症——肝癌。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我國肝癌的發病率為 25.7/10 萬,居於全球之首,每年新發和死亡患者約佔全球總數的一半。並且至今發病率仍沒有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
肝癌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發病率,其實並非肝病真的來勢洶洶,而是病發初期常常被我們忽視,最終釀成惡果。從醫學角度來說,很多肝病初期都具有症狀不明顯的特點,所以大多數肝病一到發現時已經十分嚴重了,而肝病的長期不治療不處理是導致肝癌的重要原因。那麼哪些人更容易得肝癌呢?日常又該如何預防肝癌的發生?
肝癌“偏愛”這四類人
一、5年以上的乙肝、丙肝患者及相應病毒攜帶者
許多人或許會認為,乙肝不算大病,怎麼就和肝癌有關了?這是因為,乙肝病毒若長期存在於體內,會攻擊和損傷肝細胞,肝細胞為了應對和修復病毒的損傷,就會“改頭換面”,改變自身的結構,從而癌變,形成肝癌。
但不必驚慌,首先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其次,患有乙肝的患者隻要遵照醫囑進行抗病毒治療,就可以有效降低乙肝轉變成肝癌的風險。
二、有肝硬化的人
研究表明,50%的肝硬化病人會發生癌變,而且多是病情反復、肝臟功能改善不良、經常出現腹水等合並症的患者。
三、有肝癌家族史者
肝癌並不是遺傳病,但肝癌會有一種家族聚集現象。最常見的例子是,患有乙肝的媽媽,生產時將乙肝病毒“傳遞”給了孩子。不過不用太擔心,就算母親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隻要給孩子及時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毒。
四、40歲以上、有長期不良習慣的人
從流行病學資料來看,肝癌的高發年齡在40歲以后,分別是40歲以上男性和50歲以上的女性,且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長期有酗酒、抽煙、食用霉變食物、飲用重金屬含量超標水等習慣的人群,發生肝癌的幾率比一般人高。很多人都知道,長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而酒精肝很有可能發展成肝硬化,再進一步發展為肝癌。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
一是減少酒精攝入。酒精進入人體后會在肝臟中進行解毒,在此過程中形成對肝細胞有毒性的產物——乙醛。長此以往會使肝細胞壞死、發展成酒精性肝硬化,導致肝癌。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乙肝病史者和乙肝病毒攜帶者必須絕對忌酒,這是因為飲酒后酒精會和病毒起協同作用,從而促進肝癌發生。
二是拒絕霉變食物。發霉的花生、玉米、稻米、白薯等存在大量真菌,這些真菌可以產生一種“黃曲霉素”的物質,其毒性比氰化鈉大10倍,堪稱“最強致癌物質”。這些毒素隨食物進入人體后,首先要經過肝臟,並經肝臟代謝解毒,肝臟是第一受害者。因此,食物若出現發霉變質,應該注意及時丟棄。
三是注意飲水衛生。研究發現,水在被污染后,會含有大量的有機致癌物質,且利於藻類繁殖,藻類產生的毒素與肝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四是防止病毒性肝炎。前面提到,肝炎病毒感染是造成肝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為了盡量避免感染,首先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不潔注射等。其次,預防乙肝最有效的途徑就是進行乙肝疫苗預防接種。最后,對於已經感染乙肝病毒的病毒攜帶者,應定期監測病毒的水平,根據乙肝病毒DNA復制水平視情況進行必要的抗病毒治療。
五是定期體檢。應定期做好體檢,早發現,早治療。如果是肝癌高危人群,建議每6個月做一次腹部B超檢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檢查,如發現可以病灶則考慮進一步做肝臟CT或磁核共振等。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肝癌可發於任何人,尤其是中老年人、患肝炎等一些有高危因素的人,發病率會更高。相比之下,雖然未患肝病的普通人得肝癌的可能性比較小,但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引發肝癌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還是要從生活點滴做起。
本文由北京腫瘤醫院副教授姜北海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