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已找到治療手段?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張芷萱

2020年05月08日08:3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關於艾滋病治療的新發現?

2019年9月11日,北大教授鄧宏魁與其課題組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片論文,名為《利用CRISPR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干細胞在患有艾滋病合並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中的長期重建》(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HIV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此文一出,便在醫學界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之所以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是因為鄧教授的研究標志著基因編輯干細胞的移植首次在艾滋病和白血病患者身上獲得了成功。

首先,要想知道鄧教授的研究成果,要先明白HIV的致病機制。

HIV之所以能如此之快的入侵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導致並發症,是因為HIV病毒可以識別人體免疫T細胞上的CCR5受體。艾滋病病毒上的某種蛋白,會與CD4陽性的T細胞上的CCR5受體結合,導致了對免疫系統的破壞。這也是鄧教授在1996年的發現。

那麼,我們是不是隻要把CCR5的基因去除,就可以防止HIV病毒呢?話雖是這麼說的,然而,這把剪去病毒的“剪刀”——CRISPR/Cas9有很危險的副作用。CRISPR並不是一把完美的剪刀,它在剪去CCR5的同時,也會讓原本細胞的基因排序變得雜亂無章。CRISPR有可能會讓原本的基因遺傳片段缺失,又或是增添一些無用的序列。在培養皿裡做實驗,出了問題的細胞可以直接被丟棄﹔可一旦這種技術運用在人體內,對人體細胞造成的損失將是不可估量的。

在鄧教授的研究中,鄧教授利用CRISPR/Cas9改造后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到患有HIV感染伴有急性淋巴母細胞性白血病的患者身上,該患者的白血病在四周后就得到了緩解。雖然,在停止了抗逆轉錄藥物治療后,該患者的HIV病毒數量出現了劇烈上升,但這次鄧教授成功將敲除了CCR5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到了患者體內,已經是一次難得的成功。

由於在實驗中,CCR5的敲除效率仍然不夠高,才會導致停藥后HIV病毒數量急速上升。因此,文中的報道距離實際的臨床應用仍然有很長的距離,我們依然不能對HIV病毒掉以輕心。

何為艾滋病?

艾滋病是什麼?作為當代最可怕的免疫系統疾病之一,每個人都對它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艾滋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是血液傳播,不過日常的接觸並不會感染艾滋病。由於艾滋病病毒在體外極不穩定,因此艾滋病病毒最常見的感染方式是不安全性行為、輸血、哺乳、分娩等。與艾滋病患者共用游泳池、廁所、接觸汗液,甚至短暫接吻,均不會感染艾滋病。

許多人因為艾滋病不可治愈性而“聞艾色變”,甚至對艾滋病患者有了不可避免的歧視。其實我們對於艾滋病,雖不至於“聞艾色變”,但也決不能輕視。艾滋病的可怕之處,在於惡化后引起的各種並發症。

艾滋病的發病大致可被分為三個周期:急性期、無症狀期和艾滋病期。

急性期,期間大概是三個月左右。許多患者沒有任何症狀,但有少數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皮疹、關節疼痛等症狀。其中,這段期間也是艾滋病的“窗口期”,這是一段病毒無法被檢測到的時間。從病毒在體內迅速滋生,到濃度足以被檢測到,這段時間便是窗口期。

無症狀期,期間可從幾個月到數年不等。這期間患者將不會有任何臨床症狀,表面上與常人無異,但實際病毒已在體內瘋狂復制。8年后,約有百分之五十的患者會發病,進入艾滋病病程最可怕的階段——艾滋病期。

艾滋病期,即為艾滋病晚期。在此期間,患者會經歷全身上下無數位置的感染。通常感染從淋巴結開始,隨后病變可於身體多處爆發。無論是口腔、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亦或是心、腎、眼、皮膚等等,身體本身將沒有應對外界細菌的能力。對於晚期的艾滋病患者來說,腫瘤也是常見病。通常,進入發病期后,平均壽命隻有9個月。

艾滋病很遙遠?

其實,艾滋病毒離我們並不遙遠。僅僅是2017年,全國青年(15到24歲)報告的艾滋病感染人數已高達3077例。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約85萬艾滋病患者,因為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數已經高達26.2萬例。100個艾滋病患者中,約有90個以上是因為性行為而染上艾滋病。

類似於《高校已成艾滋病重災區》之類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背后的根本原因則是學生私生活的不檢點和對性疾病傳播的不了解。許多人甚至心存僥幸,從未想過一次美好的“一夜情”,一瞬間葬送了后半生﹔各種“網約”App的誕生,也給了艾滋病傳播的機會﹔上海某高校還推出過“艾滋病檢測包售賣機”,結果被一搶而空,檢測結果也並不理想。

一切的一切,無不在提醒大學生潔身自好的重要性。大學應該是知識的殿堂,是成就自己的地方,而不是病毒的培養皿。

不幸感染了艾滋,怎麼辦?

艾滋病從上世紀20年代被發現,直到今天,我們仍沒能找到徹底根治的方法。鄧教授的基因去除法給了醫學界一條可行的道路,可這條“可行”的道路,到能真正行的通,還需要很久很久的時間去沉澱。而如今,艾滋病雖然還是屬於無藥可醫的病症,可病毒已經可以通過藥物抑制。

如今的艾滋病阻斷藥物,主要可分為6類,病人隻要選取其中3類,就可以阻止病毒的復制,控制病情。其中,NNRTls和NRTls是兩大典型的逆轉錄酶抑制劑﹔Pls是蛋白酶,用來抑制蛋白的轉錄﹔Fusion Inhibitors 和 Entry Inhibitors是抑制病毒和CD4細胞融合的過程﹔INSTls是抑制病毒合成的cDNA與宿主基因整合的過程。

所有的阻斷藥物,目的都是趁病毒感染細胞前,阻斷病毒擴散的過程,而不是殺死病毒。至於為什麼有艾滋病“黃金72小時”的說法,是因為越早服藥,病毒便越早被抑制,而原本被感染的細胞也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死去,病毒的感染過程也就無疾而終了。

我們對於艾滋病患者,不必抱有歧視或過於恐懼的想法。如果實在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也可以通過終身服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將病毒終身抑制。不要因為艾滋病而放棄對生活的希望,按時吃藥,好好生活,不惡意散布疾病,也不必過於悲觀。

在文章的結尾,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每一個人,都能對艾滋病有正確的認知﹔也要相信,人類終有一天能攻破艾滋病帶來的難關!

本文由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部主任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梅藝璇、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