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總是喊餓?先看看有沒有這個問題

許尤佳

2020年05月08日09:48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在寶寶常見的消化問題中,有一種喂養的假象常被家長誤讀:寶寶的胃口似乎特別好,小肚子總是吃得圓鼓鼓的。有時不讓吃那麼多,寶寶還是鬧著要吃。單看這一點,往往是孩子胃氣強健的表現。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愛吃飯是好事,總比追著喂都不肯吃的寶寶要省心吧?但是,我常說:孩子很能吃,你就要控制TA。

當很能吃的寶寶同時出現以下表現,家長就不能無所謂了:很能吃,但怎麼吃都不長肉,小身板瘦瘦小小的,生長發育不達標﹔常常積食,但即使積食、肚子不舒服,也還是胃口很好,不管不顧地先吃了再說。這樣就是胃強脾弱的表現了。

要是家長仍然沒有察覺出不妥,甚至覺得寶寶瘦小是營養沒跟上,更要多喂的話,孩子還會接著出現“積熱上火”:嘴巴、舌頭、臉蛋紅紅的﹔口干舌燥,有口氣﹔牙齦腫,爛嘴角,生口瘡,長麥粒腫﹔小便黃,大便硬﹔心情燥煩,好像身體裡有火在燒一樣。

這股“火”的根源,中醫認為是在脾胃,更精准一點,是胃火熾盛,沿著足陽明胃經上炎,導致寶寶的頭面部郁熱。所以,要想解決孩子胃強脾弱的養育難題,學會清胃火是非常重要的。

胃火大的寶寶總喊餓

從中醫的角度看,我們常說的“臟腑”,主要就是脾胃。胃是腑,負責貯藏和消化食物﹔脾是臟,能將胃初步消化過的食物再加工,從中收集精微營養,再運化到全身各處。而一旦脾胃受到傷害,他們原本的屬性就會被放大。

胃屬陽,胃氣也比較強盛。如果這個特點被放大,就會表現為胃氣過剩,內積為火。這股火會燎燒得胃無法正常工作,導致食物入腹后,粗粗加工一下就隨便丟給了脾。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寶寶總喊餓的原因——胃出現了“消化快、胃常空”的假象。這是一種刻在人類基因裡的、必須要填飽肚子的安全感。

但是,接下來要工作的脾,承受著巨額工作量,就很容易出現怠工。產生的積食積淤在中焦,不斷發酵出熱量熏蒸胃部,胃火會越來越盛,脾也會越來越虛弱。如果到這時候才開始調理寶寶的脾胃,就要多費一番苦工了。

胃陰虛的寶寶:多喝水!

孩子胃火大,胃會有明顯的不適感。如果家長看到孩子常常不自覺地用手、毛絨玩具或抱枕等東西抵住肚子,多是胃不舒服。

胃火主要和胃陰虛、胃氣盛有關。身體有陰津匱乏的時候,胃最容易有熱。其它器官也多多少少有熱。

總有家長問,寶寶胃陰虛是什麼樣子?寶寶有胃陰虛,心火也是旺的,會口干、要水喝,還會心煩,常常發脾氣,晚上也睡不安穩。

所以,給寶寶清胃火的同時,還需要多喝水,補充津液的匱乏。石斛、麥冬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給胃陰虛火旺的寶寶適量服用,是比較適合的。

石斛麥冬茶

材料:石斛5g,麥冬5g。

做法:材料放入杯中,加入開水沖泡,放溫后當茶飲用。

用量:每日1劑,可沖泡3~5次。可連服3日。

功效:疏清虛熱,養陰生津。

適用年齡:1歲以上寶寶對証服用。

如果寶寶被胃火燒得難受,難以入睡,甚至出現磨牙,往往是心火、胃火一起在“燃燒”。

這時,可以睡前給寶寶做一套心胃同清的小兒推拿,幫助寶寶安心舒睡。

許教授推薦/小兒推拿

清心經/200下,用推法從中指掌面末節推向指尖。如圖:

清胃經/200下,用推法從掌根推至拇指根部。如圖:

運板門/ 200下,用拇指揉大魚際平面中點,順時針揉按。如圖:

除了胃,如果從肝的角度來看,寶寶之所以會胃強脾弱、脾氣不好愛發火,可能本身體質就是氣虛甚至氣郁。土虛木亢影響到了肝木、心火。如果寶寶胃裡常有積食,就容易入裡化熱,導致脾土不足而受損,從而影響到肝木。那麼孩子就容易脾氣不好、心情不好。

胃氣盛的寶寶:少食多餐!

中醫上講,胃氣要以和降通順為好。不能太虛,動力不足無法消化食物﹔也不能過盛,食欲過於旺盛,就會出現易積食、胃火大、脾運轉不利。

所以,要解決胃氣盛、胃火大的問題,首先就是要減輕孩子脾胃的負擔,合理喂養,甚至適當減少喂養。很多家長狠不下心,尤其是家裡有老人的,看到寶寶因為想吃而哭鬧,常說的一句話總是“多吃一口又怎麼樣!我們家還差這一口嗎?”可是,寶寶積食,往往就是因為“這一口”導致的。如果發現寶寶總積食,還鬧著吃東西,胃火也比較大,該如何合理喂養呢?

許教授小貼士

少食多餐的秘訣

對於胃火大的孩子,我的建議是:把寶寶的每日3餐拆分成5餐,以少食多餐的形式滿足寶寶的嘴巴,還能把每日的消化重擔分散,減輕脾胃受累。這5餐可以這樣安排:

7~8點:早餐

10點:上午加餐

12點:午餐

16點:下午加餐

18~19點:晚餐

注意,寶寶睡前1小時不宜再進食。而且,有了加餐后,每餐的食物分量就要相應減少。比如,以前早上喝1碗粥,有了加餐后,早餐就要變成2/3碗或半碗,粥也要煮稀一些。加餐和三餐正餐吃主食是不一樣的,可以給寶寶吃些低糖的應季水果,也可以吃些堅果零食。

此外,還有一個讓寶寶每餐少吃的小訣竅:給寶寶用容積稍小的卡通兒童碗,或者選擇那種定量的、有分隔的餐盤。絕大多數的寶寶會被自己的兒童餐具吸引,忽略了每餐悄悄減少的份量。

如果寶寶偏愛吃肉,調整飲食的時候,也要適當減少肉類攝入。用豆制品代替吃多的肉類,也是好方法。當寶寶出現積食的時候,最好吃2~3天的素食+三星湯,消食導滯。

無論是胃陰虛還是胃氣盛,寶寶胃熱就是會影響到脾的運作。所以總而言之,胃火大、胃強脾弱的的寶寶,我都建議要以顧護消化、強健脾胃為總原則。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李慧博、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