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CIED,不少人都會疑惑這是什麼,但如果說心臟起搏器、心律轉復除顫器等名字,你可能就會有所耳聞。其實,CIED指的是心臟植入型電子器械,包括因心動過緩植入的心臟起搏器,預防心臟性猝死植入的心律轉復除顫器(ICD)和因治療心衰而植入的三腔起搏器(CRT)。
CIED植入患者需要定期復查,病情發生變化時也常常擔心CIED是否正常工作,但由於目前疫情尚未結束,為降低交叉感染風險,患者應盡量減少出入醫院等高風險感染場所。在這種情況下,CIED植入患者該怎麼辦呢?
定期復查時間可適當延長
如果患者自我感覺無任何異常症狀,CIED的定期復查延長一到三個月都是可以的,不會對患者帶來明顯的不良影響。如果患者曾經有檢查說CIED的電池電量下降,可能到了沒電的時間,也不必過度驚慌,在CIED明確出現需要更換的提示后,電池通常還能支持1∼2個月左右才會完全不能工作。因此對於無明顯不適的患者,可適當延緩復查。如果不放心,可與臨床醫生溝通后,再決定是否去醫院復查。
切莫輕易停用治療藥物
對於大多數患者,在出院時醫院都會給予出院醫囑,告知哪些藥物服用多長時間需要調整,哪些藥物服用多長時間需要停用。如果沒有特殊說明的藥物通常是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除非患者出現了病情變化需要調整。因此請患者仔細閱讀出院醫囑或者上一次醫生調整藥物開具的醫囑,如果沒有病情變化,血壓、心率都比較平穩的狀態下,可以繼續服用原先醫生給予處方的藥物。輕易自己停用原來治療的藥物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這些藥物也可由家屬代為開藥或者藥店買藥。
病情變化需要診治怎麼辦
對於普通單雙腔起搏器植入患友:這部分患友數量較多,常見的問題有心慌、胸悶發作,自我感覺心跳不規律等。對於這部分患友,如有不適,可先用家用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和脈搏,如有必要可向醫生進行線上咨詢。
問診時應盡量提供多天不同時段以及有症狀和無症狀時的血壓和心率數據,以便醫生判斷,醫生通過專業的判斷可以幫助患友調整必要的藥物治療,如果患者家中有藥物就可以避免到醫院就診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
另外,很多容易精神緊張的患者近期也容易出現上述症狀,建議您保持平和的心情,適當轉移注意力(如在家進行適量體育活動,與家人多溝通多交流),不要過度恐慌。如果有呼吸道症狀比如咳嗽、流涕、發熱等不適,同樣可以通過網絡向呼吸專業的門診咨詢。如果有持續發熱、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狀,則要及時到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
對於植入ICD預防猝死的患友:植入ICD的患者多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治療,因此這部分患者不要輕易停用藥物。部分患者會出現ICD電擊治療,如果電擊治療隻發生一次,休息和服藥治療后就不再發生,患者通過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心率都在正常范圍,可以先通過在線問診的方式與醫生溝通,為醫生提供盡可能多的信息(比如放電發作情況,放電前的症狀,放電后測得心率血壓等),以便於臨床醫生判斷情況,為藥物調整提供依據。
如果強化藥物治療后仍有症狀,可根據醫師建議再確定是否到醫院復查或調整治療。但是如果病情較嚴重,患者發生多次ICD電擊治療,或者患者電擊治療后仍有明顯不舒服的症狀,家屬一定要及時帶患者到心臟科急診就診。
對於因心衰植入CRT或ICD的患友:這部分心衰患友服用藥物較多,大多數藥物不能停用。服用藥物期間,如果心率和血壓情況穩定,而且沒有明顯症狀的變化,建議維持原來的藥物治療方案。部分服用利尿劑(呋塞米、托拉塞米等)、鉀片和強心劑(地高辛等)等患者,若在疫情期間沒有明顯症狀變化,可以暫時不到醫院檢查。
如果近期血壓和心率出現明顯變化,或者出現明顯的症狀變化,如有水腫、胸悶加重等變化,建議先通過在線問診的方式向專業的臨床醫師咨詢,進行適量藥物調整。
心衰患友如果飲水量過多或勞累,易出現上述病情變化,因此對於心衰患友,一定要加強心衰的自我管理,除了做好防護,避免感冒、勞累、休息不好等因素,同時要控制每天自己的飲水量(建議液體總量在1500ml以內,包括飲水、粥、湯等),每天早晨排完便后測體重,如果有體重的明顯變化,應警惕是否飲水過量。但是如果患者症狀發作比較急且重,到了不能躺下休息的狀態,請一定及時到心臟病專科急診就診。
堅持規律服藥,治療不間斷,醫患攜手,疫情終將會過去,我們一定會更好!
本文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醫師樊曉寒進行科學性把關。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