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報復性運動”?小心被運動損傷“報復”!

馬樂、楊海峰

2020年06月02日08:08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近期,由於疫情后加大訓練,致身體損傷送醫的新聞層出不窮。這是因為在經過隔離期不夠合理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后,我們的身體長時間處於“運動停擺”階段,肌肉的“業務能力”無法跟上大腦中的動力定型,導致身體的耐力與體力都不如從前,容易出現肌肉拉傷、關節扭傷、韌帶或軟骨損傷等一系列“翻車事故”。那麼,究竟該如何科學重啟體育運動,有效避免運動損傷呢?

首先,運動場地要平坦,運動環境中要保持一定的空氣對流,不要在封閉場所或環境下開展運動﹔盡量避開日間高溫、寒冷,特別是寒冷有風的時間運動,注意勤飲水,補充水分﹔不在飢餓或飽餐后馬上運動。

其次,在運動時要注意穿鬆頸、寬袖、寬身和棉織物等有利於散熱的衣褲,選擇適合於步行、慢跑的運動鞋﹔運動前進行熱身活動,運動后進行整理活動。

再次,運動過程中如果身體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不適感強烈或無法緩解時,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參與某項運動時,遵守該項運動的基本規則,掌握運動的基本技術﹔身體活動量的調整應循序漸進,逐漸増加活動量,如每兩周增加一定的活動量。

最后,出現運動損傷時,及時處理。有特殊需要或者患有不同慢性疾病的人參加身體活動,應首先征求專業人員的建議,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適當適量開展進行。

資料來源: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本文由西安交通大學衛生發展與改革中心主任王明旭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梅藝璇、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