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寶寶來到世界上都是爸媽獲得的一份禮物,但是很多新手爸媽在接受這份“大禮”時似乎有點措手不及。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面對一個新生命,新手爸媽顯得格外謹慎,以至於有時有點反應過度。
新手爸媽做這些時要注意:
1、怎麼給新生兒洗澡?
新生兒出生以后,如果情況比較穩定的話,其實沒有很大的洗澡時間限制,一般來說的產院會選擇在產后24~48小時左右給嬰兒洗澡。洗澡的時候要注意避免臍部、眼睛和耳朵等部位的打濕。除此之外,洗澡的溫度要適當,家長動作要快,避免孩子受涼。
2、怎麼抱孩子?
一種是傳統的搖籃式,抱的時候要托住孩子的腰部和頭部。另一種是足球式抱法即單手托抱法,即把孩子抱在腋下。因為剛出生的嬰兒腰部生理性的彎曲、頸部的生理性彎曲和胸部的生理性彎曲都還沒有發育好,所以嬰兒的整個身體比較軟,所以在抱的時候要格外留意這幾個部位。
這些誤區需避免:
1、過多限制配方奶的量
新生兒離開醫院或月子中心回家之后,出現最大的問題是喂養。在醫院中採用母乳加配方奶的喂養方式,但是回到家,很多家長會非常限制配方奶的量,不敢給孩子加量,導致喂養量不足,孩子大便次數不夠。所以,作為新手爸媽要密切的觀察孩子,例如觀察孩子處於什麼樣的狀態表明他餓了,而不能夠等到孩子大哭才開始喂,因為這個時候孩子胃裡面已經儲存了非常多的其他氣體,可能會導致孩子吐奶。
2、母乳喂養方式不當
家長要知道孩子怎麼樣含住奶頭才是有效的。隻含到一點點奶頭的吸引不是一種有效吸引,嬰兒應該把整個乳面含進去,這才是有效的母乳銜接狀態。否則奶頭容易破,有些嬰兒吐血或便血,很有可能是吞咽了母血。除此之外媽媽乳房破了會很痛,容易形成母乳喂養的退縮狀態,所以有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是很重要的。
3、讓嬰兒每天靜躺
很多家長認為,在月子裡是孩子隻能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的處於靜臥的狀態。其實孩子在穿著比較輕便的時候,可以輔助他做一些抬頭或者腿部操等一些簡單的動作,這些都有助於孩子后期肢體的發育,並不建議每天靜躺在床上。
4、忽視嬰兒的先天性畸形
例如家長可以拿一個紅顏色的球,距離孩子眼睛20厘米左右搖晃,觀察孩子有沒有注視物體,或者當媽媽的臉湊近時他有沒有注視,聽到聲音他有沒有受到驚嚇,這些反應可以短期判斷孩子有沒有相應的一些問題,家長要及時發現這些問題,必要時也需要帶著孩子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就診,這些都是比較重要的。
受訪專家:上海嘉會國際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達醫曉護“Hello,早到的天使”欄目主編陳菲
本文由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部副主任醫師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