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北京市醫護人員在為市民治療口腔疾病。(龍巍/人民圖片)
【聲明:凡帶有“人民圖片”字樣圖片,系版權圖片,受法律保護,使用(含轉載)需付費,歡迎致電購買:010-65368384或021-63519288。】
6月9日上午,26歲的一劉姓患者拔牙10天后去世,引發熱議。后經証實,死亡原因其實是腦出血並腦疝導致,與拔牙無關。但是,拔牙確實會導致某些危險發生。因此,了解並掌握拔牙前后注意事項,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降低拔牙風險。
拔牙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方面,醫生會對患者進行身體狀況的檢查和評估,以確定患者是否適合拔牙。拔牙中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部分人群不適宜拔牙,如白血病患者、高度惡性淋巴瘤患者﹔而有一些人則必須在特定條件下才可以拔牙,如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女性患者要避開月經期以及妊娠期的前三月和后三月。
另一方面,患者必須詳盡地向醫生匯報自己的身體狀況,包括既往史、過敏史等,這非常必要。如病人有長期使用抗凝劑的用藥史,也需及時告知醫生。
拔牙可能會導致哪些危險發生呢?
拔牙本身屬於小型手術,但是在手術過程中以及手術之后都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並發症。部分並發症是由於手術操作不當導致的,但也有一些屬於正常現象。其中,術中可能會出現暈厥、牙根折斷、牙齦撕裂、所拔牙齒周圍的牙槽突受到損傷等,還可能導致鄰牙或對頜牙受損﹔術后則可能會出現疼痛、腫脹、開口困難的情況,出血和感染也是術后比較常見的並發症。
除此之外,拔牙還很有可能影響到神經,如頦神經、舌神經等。這些神經具有感覺功能,受到損傷后會導致患者產生麻木等異常感覺。在手術過程中,觸碰到這些神經的可能性也比較大。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下牙槽神經的損傷和下頜智齒的拔除有關。
拔牙過程中會導致傷口感染嗎?
在醫學上,感染可分為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拔牙后感染,最常見的是在拔牙過程中形成的牙碎片、骨碎片所引發的一些慢性感染。急性感染的發生主要與在口腔存在急性炎症的情況下拔除牙齒有關,醫生通常會建議患者先控制住炎症再拔牙,所以急性感染並不常見。
另外,口腔科比較常見的感染病症還有干槽症。干槽症一般在拔牙后2至3天出現,會產生劇烈疼痛,普通鎮痛藥不能緩解痛感,且痛感不局限於拔牙處,還可能會影響到頭面部的其它位置。
拔牙后流血不止應當如何處理?
首先要關注的是出血量和是否反復出血。若出血量大或反復出血,應做血液相關檢查。拔牙后出血可能是由於創口感染或系統性疾病所導致,應及時回醫院就診,可能涉及到輸液甚至輸血。所以患者最好在術前就做好檢查,排除術后出血不止的因素,防患於未然。
拔牙后還需注意以下三點:
1、拔牙當日不可刷牙,並要避免頻繁漱口。
2、術后出血的患者,需術后在醫院觀察半小時及以上再離開。
3、拔牙后傷口處的棉花需咬緊一小時后再吐出,兩小時以后才可以食用流食,一天以后才可刷牙(以上時間僅供參考,具體時間根據病人情況及醫生處置而定)。
受訪專家: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苑新星”醫師學院核心講師、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金口玉牙雜志主編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