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們在講寶寶夏季泡腳的時候,提到了“寒濕、濕熱體質的寶寶可以用溫膽湯泡腳”。沒想到這個外用的溫膽湯很受歡迎,家長們紛紛討論:聽說溫膽湯可以治療風寒感冒、風熱感冒、寒熱咳嗽、小兒多動症、抑郁症、心腦血管疾病……是真的嗎?
看來,作為“中醫十大名方”之一的溫膽湯,值得有姓名!可以好好和大家科普科普。它確實是一個化痰濕的“高手”。
用溫膽湯之前,什麼是痰濕要了解一下
如果我們清一清嗓子,感覺喉嚨有異物感,像有黏黏糊糊的痰卡在嗓子眼裡,要吐又吐不出來——証明你的身體多半有點痰濕了。舌頭再伸出來看看,如果舌體比較胖,舌苔比較厚膩,就証明濕氣還比較重。成人可以這樣看,寶寶也可以用這個方法判斷。
中醫講的“痰濕”“痰飲”,其實不僅指嗓子裡的有形之痰,更指那些看不見的無形之痰。古代醫師對這種痰濕很是頭痛,形容它“痰隨氣行,無所不在”“痰生百病形各色”“怪病多痰”……這種痰濕隨著氣血的運行跑到哪裡,就會堵住哪裡。五臟六腑、血脈筋骨,都可能因為痰濕而生各種病痛。
很多人愛在空調房中久坐,小腹部越來越大,從中醫的視角來看,腹部“游泳圈”不是脂肪的囤積,而是痰濕的淤積。很流行的喝薏米水減肥,其實就是中醫祛濕的原理。
痰濕的來源,分為內外兩種:一種是外部環境的濕,比如夏天暑濕熱盛,無時不刻熏蒸著人體,暑兼濕邪入侵毛孔而致病﹔另一種是體內脾失健運,水濕內停,聚而生痰。比如,寶寶常積食,家長可能會發現消積越來越困難,寶寶也容易長小肚子,仿佛囤積了很多“垃圾廢料”。
其實這是濕困中焦,導致消食導滯藥或健脾藥材很難沖破痰濕、對証作用到脾胃上。外界的濕比較難防,隻能在梅雨季節多開抽濕器,暑熱時節少出門。總體來講,顧護好消化、抓准時機健脾,就能較好地防內濕。而對於脾胃消化較差、體內已經有痰濕的寶寶,溫膽湯此刻就該上陣了。
“藥王”看中的溫膽湯化開痰濕、健運脾胃
溫膽湯最初由南北朝醫師姚僧坦所創,主治“膽寒”造成的虛煩不得眠。“藥王”孫思邈將其記錄在自己的《備急千金要方·膽虛實》中。后來,溫膽湯因為藥效神奇,不斷為后世所用。配方也不斷加減化裁,主治証由“不眠”、“驚悸”擴展為多種病証,早就不是最開始治療膽寒的湯方,只是仍沿用“溫膽湯”的名字。
給寶寶用溫膽湯,主要原料用茯苓、陳皮、法半夏、竹茹、枳實、炙甘草6種。其中,陳皮、竹茹、枳實、法半夏的功效都是化痰的。有些方子會將法半夏換成半夏,后者更突出化寒痰、濕痰的功效,但有一定毒性,不建議給寶寶這樣用。
化開痰液后,又用茯苓健脾祛濕,炙甘草健脾益氣。這樣一來,沒有了痰濕困住中焦,健脾、祛濕的功效都能事半功倍。
哪些寶寶適合用溫膽湯?隻要有痰,寒濕濕熱都適合
可以看出,溫膽湯其實是一款經典有效的祛濕劑。
溫膽湯(泡腳外治)
材料:茯苓30g,陳皮6g,法半夏6g,竹茹6g,枳實6g,炙甘草6g。
做法:材料下鍋,加約2碗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煎30分鐘。濾渣后藥汁分2份,每晚兌溫水泡腳。
功效:理氣化痰,和胃利膽。
適用年齡:3歲以上寶寶對証外用。蠶豆病可用。
溫膽湯泡腳適合有這些症狀的孩子:
面貌體型:面無血色、少華,面部、四肢浮腫,小肚子圓鼓鼓,體型較肥胖﹔常感覺頭部如裹,身體困重。
舌相口氣:舌體胖大、水滑有齒痕﹔苔厚膩,發黃(熱証)或發白(寒証),口氣比較大,嘴巴黏黏的,較少喝水。
日常習慣:出汗多,皮膚黏膩﹔平時懶言少動,嗜睡,愛吃肥甘甜黏的食物,愛喝冷飲,夏天暑濕季節容易生病、久咳。簡而言之,有痰濕體質、或痰濕傾向的寶寶,無論寒熱,都能用溫膽湯化痰,並非一定要有明顯的咳嗽証時才能用。
有濕熱痰飲的寶寶,在用溫膽湯泡腳化痰的同時,其中的藥材竹茹還能起到清熱作用。寒証明顯的寶寶,如寒濕、痰飲體質下的寒咳、外感風寒,在溫膽湯中加入半片姜、6顆花椒,還能祛風散寒。
對於泡腳的頻率,不用每天泡,保健性質的泡腳一周不超過2次﹔治療調理性質的泡腳,可連續用2~3天。但作為調理“頑痰”的外治方劑,寶寶泡溫膽湯的時間可以稍長一些才更有效果。如果寶寶的舌苔明顯濕膩胖大,最開始的時候,可以連續用溫膽湯泡腳1周~1.5周。舌苔逐漸恢復正常后,可以每周泡1~2次作預防保健用。
溫膽湯能口服嗎?如何用溫膽湯治其它痰飲証?
有些成人用溫膽湯調理,會熬完溫膽湯后一半口服,一半用於泡腳外治。兒童如果要口服溫膽湯,也可以,但是要特別注意藥物的配伍,也就是劑量。比如,如果按照泡腳溫膽湯的中藥材劑量去給寶寶內服,就過重了——單是陳皮1種,就遠超兒童適宜服用的量了(常用量僅1~2g)。
溫膽湯也有中藥的成藥,名為安神溫膽丸。除了原本的幾味外,還添加了人參、熟地黃、酸棗仁、五味子等安神滋補的中藥材。因該藥物內含微毒的朱砂,對兒童來說不適宜,不建議寶寶服用。
至於用溫膽湯治療其它痰飲証,比如小兒情志受損、郁郁寡歡,可以用溫膽湯輔助治療。但若寶寶長期的情志呵護沒做好,溫膽湯疏肝郁的功效就打折扣了。
其實,用溫膽湯調理一般濕困,也要遵循“整體調理法”。如果一邊泡溫膽湯驅寒化濕,一邊卻大口吃西瓜、喝冷飲,這樣拆東牆補西牆,效果可想而知。
對於濕熱黃疸、眩暈心悸、抽動症等,隻要病機與痰濕壅盛有關,都可以用溫膽湯輔助調理。
值得提醒的是,這些疾病比較復雜,家長辨証困難,藥物加減化裁上也很有講究。建議經醫生辨証后,服用專門調配的溫膽湯治療,不要貿然選擇網絡上的加味方劑。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