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不可怕,中醫教你艾灸治療方法

劉倩

2020年09月23日07:56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腹瀉俗稱“拉肚子”,是臨床中最常見的症狀之一,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兩季多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由於飲食不當偶爾拉肚子都是正常的情況。但長期腹瀉或症狀嚴重,不僅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也會對我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不便。這裡,給大家介紹幾個治療腹瀉的小妙招。

什麼是腹瀉?

腹瀉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糞便量增加,不成形,稀溏或呈液狀,有時含有未消化物或膿血、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及腹部不適感,或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依據病程、發病的緩急和嚴重程度分為急性腹瀉和慢性腹瀉兩種。急性腹瀉的病因:常見的是感染和藥物。慢性腹瀉的病因甚多,全身性疾病,肝、膽、胰腺疾病和胃腸道疾病都可引起慢性腹瀉。

腹瀉可見於功能性腹瀉、急慢性腸炎、過敏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小腸吸收不良、腸易激綜合征等多種疾病。

中醫對於腹瀉的認識

《內經》稱腹瀉為“鹜溏”、“飧泄”、“濡泄”、“洞泄”、“注下”、“后泄”等,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曰:“因於露風,乃生寒熱,是以春傷於風,邪氣留連,乃為洞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濕勝則濡瀉。”病位在腸,主病之臟屬脾,同時與肝、腎密切相關。

本病的病因為:感受外邪,飲食所傷,情志不調,稟賦不足,久病體虛。病機特點是脾虛濕盛,致腸道功能失司而發生泄瀉。因濕盛而后脾虛者,多為急性泄瀉(暴瀉)﹔因脾虛而后濕邪郁滯者,多為慢性泄瀉(久瀉)。

辨証分型

腹瀉分為寒濕內盛、腸腑濕熱、食滯腸胃、脾胃虛弱、肝氣乘脾、腎陽虛衰等六大証。

主症:大便次數增多,便質清稀或完谷不化,甚至如水樣。

兼見大便清稀,腸鳴脹痛,口不渴,身寒喜溫者,為寒濕內盛﹔便色黃而臭,肛門灼熱,腹痛,渴喜冷飲,小便短赤者,為腸腑濕熱﹔腹痛腸鳴,大便惡臭,瀉后痛減,伴有未消化的食物者,為食滯胃腸﹔反復發作,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面色萎黃,喜暖畏寒者,為脾胃虛弱﹔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每因抑郁惱怒或情緒緊張時,發生腹痛泄瀉者,為肝氣乘脾﹔黎明之前腹痛腸鳴,瀉后痛減,腹部畏寒,腰酸腿軟者,為腎陽虛衰。

艾灸治療

1.治法: 健脾利濕,調腸止瀉。

2.主穴:神闕 天樞 大腸俞 上巨虛 陰陵泉

3.配穴:寒濕內盛配關元、水分﹔食滯腸胃配中脘、建裡﹔肝氣乘脾配期門、太沖﹔脾胃虛弱配脾俞、胃俞﹔腎陽虛衰配腎俞、命門、關元。水樣便配關元、下巨虛。慢性腹瀉配脾俞、足三裡﹔久泄虛陷者配百會。

4.方義:神闕為局部選穴,用灸法可溫陽散寒除濕,為治療腹瀉的要穴﹔本病病位在腸,故取大腸募穴天樞、背俞穴大腸俞,俞募相配,與大腸下合穴上巨虛合用,調理腸腑而止瀉﹔針對脾虛濕盛之病機。取脾經合穴陰陵泉,健脾化濕。

5.操作:神闕穴用隔鹽灸﹔期門、太沖用雀啄灸,其余腧穴則可採用溫和灸。

隔鹽灸:用食鹽填平臍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也可不用姜片直接施灸,但要注意防燙傷。)鮮生姜切成直徑2~3cm、厚0.2~0.3cm的薄片,中間以針穿刺數孔,上置艾炷放在應灸的部位,然后點燃施灸,當艾炷燃盡后,可易炷再灸。一般3∼6壯,以臍周皮膚紅暈為度。在施灸過程中,若患者感覺灼熱不可忍受時,可將姜片向上提起或緩慢移動姜片。

雀啄灸:將點燃的艾條置於施灸穴位上約3cm處,艾條一起一落,忽近忽遠上下移動,如鳥雀啄食樣。一般每穴灸5分鐘,此法熱感較強,可通過微微汗出驅邪外出,但應注意防止燒傷皮膚。

溫和灸:取艾條點燃后,距穴位2~3cm處進行懸灸,使局部感覺溫熱而無灼痛為宜,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紅暈為度。

6.穴位:

(1)神闕穴:在臍部,臍中央。

(2)天樞穴: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

(3)大腸俞穴:在脊柱區,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

(4)上巨虛穴:在小腿外側,犢鼻下6寸,犢鼻與解溪的連線上。

(5)陰陵泉穴: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預防與調護

1.治療期間應注意清淡飲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膩之品,注意飲食衛生。

2.若因急性胃腸炎或潰瘍性結腸炎等腹瀉頻繁而出現脫水現象者,應適當配合輸液治療。

3.艾灸不適宜熱性腹瀉,一般用於虛寒性腹瀉和慢性腹瀉患者。  

本文由湖南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教授常小榮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閆涵、梅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