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鏡檢查太痛苦?這好這些准備讓你無憂做檢查

楊英姿

2020年10月15日08:32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大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大腸癌常無症狀,而隨著癌症的發展,才慢慢出現排便規律發生改變、排便性質發生異常、便中帶血、腹痛、腹部有包塊、消瘦貧血等全身症狀……此時癌症已經進展到中晚期,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即使手術成功,患者后期生活質量也比較差。

因此,早期診斷成為大腸癌防治關鍵一環。腸鏡檢查是預防和診斷腸道癌症的首選檢查方法,部分消化道早期癌內鏡下微創治療可達到治愈性切除的目的。

“腸鏡檢查是不是很痛苦”“腸鏡檢查前准備太麻煩了”“瀉藥太難喝了”……在消化內鏡中心,幾乎每個來咨詢結腸鏡的患者都會有許多疑惑。

由於對結腸鏡檢查過程的不知曉,以及對腸道准備不理解,和對結腸鏡檢查疼痛的恐懼感,讓大部分的患者都對結腸鏡檢查望而生畏。不到萬不得已,大家都不會主動去選擇結腸鏡檢查。雖然目前無痛技術在內鏡檢查中已廣泛推廣,但很多患者考慮到經濟、不良反應等情況,仍無法接受結腸鏡檢查作為如胸部CT一樣納入到日常體檢項目中。其實,結腸鏡檢查是針對腸道病變最直接、最有效的篩查方法之一,若能正確看待腸鏡檢查過程,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查方法,有效的做好腸道清潔准備,結腸鏡檢查也能讓你不那麼難以抉擇。

1、正確認識結腸鏡檢查,讓您不再談“鏡”色變

結腸鏡是利用電子腸鏡經肛門,經過直腸、乙狀結腸,到達回盲部,從黏膜側觀察結腸病變(如炎症、腫瘤等)的過程。目前絕大部分醫院都採用纖維結腸鏡,適用於檢查原因不明的大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痛、消化不良等。結腸鏡通過對腸道的直視檢查,可以清楚地發現腸道病變,是診斷大腸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對於有腸道腫瘤家族史的患者,定期的結腸鏡檢查能更早的篩查腸道腫瘤。

結腸鏡檢查由於是一項侵入性操作,且操作過程中對腸壁黏膜機械性的牽拉刺激,從而引起腹脹、腹痛等不適感。其實疼痛的原因不止因為操作過程,還和被檢查者的生理、心理以及醫生的手法、護士的指導均相關。減輕疼痛有多種方法,可以選擇深呼吸,分散注意力,改變體位等等,實在無法耐受可直接選擇鎮靜、鎮痛下的無痛結腸鏡檢查。當然您也不用特別擔心麻醉的不良反應,目前無痛腸鏡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而且麻醉藥物的使用種類、劑量也較常規手術要少,是相對安全、便捷的選擇。

2、良好的腸道准備,是結腸鏡檢查成功的必備要素

我們都知道結腸鏡檢查前需要進行腸道准備,但該如何進行准備並且准備得清潔有效,大家卻無法給出准確的說法。其實腸道准備過程簡單來說可包含飲食、服藥及注意事項三方面。

飲食方面遵循“2軟食-1少渣-0無渣,4禁忌”原則。“2軟食”即為檢查前2天主要進食低脂易消化軟食,如饅頭、面條、米飯、面包、魚蝦蛋奶等﹔“1少渣”即為檢查前1天主要進食易消化低纖維飲食,如面條、粥、饅頭、豆腐、粉絲等﹔“0無渣”即為檢查當天進食無渣流質飲食,如米湯、湯水、糖水等,如要求不能進食則需按要求做好空腹准備﹔“4禁忌”即為檢查前禁忌食用含粗纖維的食物、帶籽的食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顏色易混淆的食物,主要包括如青菜、韭菜、芹菜、西瓜、獼猴桃、葡萄、辣椒、咖喱、鴨血、番茄等。

服藥方面遵循“按時、足量、分次、多動、多看”原則。“按時”即嚴格遵循醫師或護士的瀉藥服用時間安排,不可漏服、錯服﹔“足量”即按要求喝足飲水量,避免服藥劑量不夠達不到良好的清腸效果﹔“分次”即將瀉藥每次間隔10分鐘服用250ml,避免因快速服藥而導致嘔吐﹔“多動”即服藥后多走動,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排便﹔“多看”即開始喝藥后要多觀察排便的性狀,方便判斷清腸的效果。

另外注意事項有3點:①有習慣性便秘者,應提前告知醫生,增加瀉藥的劑量,並嚴格按照飲食及用藥內容執行。②治療性用藥如降壓藥、心臟病常服藥在當天服瀉藥后的半小時后服用,降糖藥因腸道准備需長時間空腹而暫停服用,待恢復進食后服用。③由於腸道准備需空腹時間略長,為謹防低血糖的發生,建議隨身備若干糖果,如果准備過程中,一旦出現心慌、出冷汗症狀,立即含1顆糖。

目前大部分參與結腸鏡檢查的人群為出現臨床症狀后,比如腹痛、腹瀉等,其實還有些腸道疾病,如息肉等,身體不會出現任何不適症狀,隻能通過體檢篩查知曉,因此增強結腸鏡常規篩查的觀念,尤其是40歲以上高風險人群(有家族史),就變得十分重要。正確看待結腸鏡檢查的過程,以積極的態度、正確的方法參與到結腸鏡檢查中,讓我們每個人都能“腸”享生活,快樂每一天!

本文由東方醫院災難醫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梅藝璇、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