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雞胗肯定很多人都吃過,爆炒雞胗、糟鹵雞胗、醬燜雞胗、烤雞胗都是餐桌上常見的美食。
雞胗其實是雞的沙囊,可以說是雞的一種胃,其體大且肉質較厚,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由於雞沒有牙齒,所以常常吞食砂礫儲存在沙囊內,利用沙囊的皺褶和發達的肌肉來磨碎食物進行消化。我們在處理雞胗的時候會發現上面有一層膜,一般都會丟棄。不要小瞧這層黃黃的膜,它其實是一味中藥——雞體內的黃金“雞內金”。因為藥用效果極佳,所以用“金”字冠名。
雞內金為雉科動物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干燥沙囊內壁。殺雞后,取出雞肫(也就是雞胗),立即剝下內壁(黃色的一層膜)、洗淨、干燥。雞內金始載於《神農本草經》上品丹雄雞項下,目前被《中國藥典》所收載,生用、炒用、或醋炙用。
功效主治
雞內金性平,味甘,歸脾、胃、小腸、膀胱經。具有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之功效。用於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尿、遺精、石淋澀痛、膽脹脅痛。
對於飲食積滯、小兒疳積,雞內金消食化積作用較強,又能健運脾胃,可用於米面薯芋乳肉等各種食積証。輕者,單味藥研末服用即有效﹔重者,常與山楂、麥芽等同用。治療小兒脾虛疳積時,常配白術、山藥、使君子等﹔對於遺尿遺精,能澀精止遺。治療腎虛遺精,可用雞內金炒焦研末,溫酒送服﹔結石癥瘕,雞內金有化堅消石通淋之功,常用於治療沙淋石淋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結石証。
民國名醫張錫純是運用雞內金治病的高手,在張錫純的眼裡,雞內金“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臟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
分享一個張錫純運用雞內金治病的故事。史仲塤,40歲左右,腹中有積,久治而不愈,便請張錫純來診治。張錫純發現患者左協處有一個直徑三寸的積塊,摸上去很硬,時常疼痛,且呃逆氣短,納少,脈沉弦。 於是張老開方,用雞內金三兩、柴胡一兩,研末,每天服用三次,一次用一錢半。經過張老的治療,患者十天后就痊愈了。張錫純所撰寫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還記載好幾例用雞內金治病的病案。
營養成分與現代藥理
雞內金的營養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質、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作為重要的消食化積藥,蛋白質是其主要的營養成分之一。
現代藥理學研究証實,雞內金具有調節胃腸運動、調節消化液分泌、保護胃黏膜、降低血糖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氧化、抑制肌瘤生長等藥理作用。
藥師提醒
雞內金煎湯內服,3∼9g﹔研末內服,每次1.5~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生貼。雞內金粉碎使用效果好。
脾虛無滯者慎用。因為雞內金化堅消食的力量比較強,如果只是脾虛,而沒有有形的積食存在,一定要慎重使用。
剛從雞胗上取下來的雞內金,藥用效果是不好的,藥用的雞內金必須經過炮制才能發揮藥用功效,一般從醫院藥房或藥店買來的雞內金都是炮制好的。
注:本文中提到的中藥與方劑均需在醫生辯証論治后按需使用,不可擅自調配服用。
作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光華醫院藥劑科中藥師張葉琪
本文由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醫療健康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