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麻醉會影響身體健康?這種技術在為全身麻醉護航

方浩

2020年10月23日08:3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全身麻醉會讓我變笨嗎?”“全身麻醉后記憶力會減退嗎?”類似的疑問是麻醉科醫生在進行全身麻醉術前談話時最常聽到的,其實相比“變笨或記憶力變差”的疑問,麻醉科醫生更擔心另一種可能會真實發生的全身麻醉並發症——機械通氣肺損傷(Ventilator-inducted lungy injury,VILI)。那什麼是機械通氣肺損傷?為何會讓麻醉科醫生如此擔心?

全身麻醉特別是插管全身麻醉,是目前世界范圍內使用比例最高的手術麻醉方式。插管全麻通過吸入或靜脈藥物誘導后,進行氣管導管或喉罩插管,既能實施機械輔助或控制呼吸,又為手術醫生提供一個肌鬆完善的操作環境,為患者提供一次舒適的手術體驗,為麻醉醫生提供一個可控的局面,因而得到普及。機械通氣肺損傷(VILI)易發生在插管全身麻醉進行機械通氣過程中,是導致術后肺部並發症(postoperivive pulmonary complicions,PPCs)的主要原因。在機械通氣過程中,氣道及肺泡內壓力會增加,肺泡壁毛細血管滲出減少,減輕了肺及間質水腫,有利於氣體彌散。機械通氣會使肺泡通氣增加,肺泡膨脹,彌散面積增大﹔同時,由於患者自身呼吸肌休息,減少了患者機體所需氧耗。但由於機械通氣本身是非生理性的,無法對吸入氣體進行加濕加熱,容易產生氣壓傷,可能造成肺通氣血流灌注失調及氣管導管阻塞或錯位等問題。機械通氣還可能會引起患者肺損傷,或使原有的肺損傷加重,應用不當還會導致嚴重的敗血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礙。術后肺部並發症會表現出肺不張、低氧血症、氣胸、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胸膜滲出、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肺栓塞等症狀,導致術后住院時間延長、醫療費用增加和死亡率上升,影響患者預后。因此,機械通氣肺損傷成為讓麻醉科醫生較為擔心的插管全麻並發症。

因此,麻醉科醫生們一直在尋找各種方法降低機械通氣肺損傷的發生。在技術層面上,肺保護性機械通氣策略(Lung-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ies,LPVS)的研究在近5年內成為關注的重點。肺保護性機械通氣策略被認為可以減輕機械通氣肺損傷、降低術后肺部並發症的發生率,其措施包括:

1、限制潮氣量和氣道壓,使用小潮氣量機械通氣。2、“肺開放”策略:吸氣時加用壓力使萎陷的肺泡復張,呼氣時用PEEP保持肺泡開放。3、肺復張策略:幫助重新打開塌陷的肺泡,改善肺部力學。

麻醉科醫生的努力也不僅局限於技術提升,還更多的參與到進行氣道保護的設備發明中。氣管導管是最常見的全麻氣道通氣設備,可以經口或鼻給患者氣道建立人工呼吸通道,幫助人體與外界氣體保持連接。

最早的氣管導管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1878年,現代氣道設備的雛形開始應用於麻醉領域。從早期的黃銅材質導管到1917年出現的橡膠單腔氣管導管,目前最廣泛使用的聚氯乙烯(PVC)導管起始於1967年, PVC導管可以在室溫下保持適宜的硬度以便插管,進入體內后溫度升高后會變軟,從而減少插管損傷保護氣道。

插管全麻的另一個重要的發展是喉罩的使用,喉罩由英國皇家倫敦醫院的麻醉醫生Archie Brain博士於1981年發明,是近40年來氣道裝置中最偉大的發明產物。喉罩可以避免進入氣道內從而減少氣道刺激及損傷,患者耐受性好﹔而且使用簡單,減少了誤插管發生率低,並可以用於緊急氣道的處理。

氣道保護的另一種進步是可視化插管設備的應用。從可視喉鏡,可視光棒,可視喉罩,可視雙腔管到纖支鏡均已廣泛應用於臨床麻醉插管中。可視化工具的出現,使整個插管過程都在操作者和旁觀者的直視下,可以看到使用傳統插管工具觀察不到的位置,解決了絕大多數的困難氣道插管的問題,使得插管工作變得安全高效,大大提高了初次插管的成功率,縮短插管時間,減少插管並發症,保障患者醫療安全。

麻醉醫生們正在通過自己的聰明勤奮,減少臨床麻醉中的各類氣道保護問題,努力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的個體化醫療。

本文由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麻醉科主任醫師方浩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劉子若、李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