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凍傷怎麼辦?關於凍傷你必須要知道這些事

盛凱輝

2020年10月28日08:1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9月上旬,青海省格爾木市公安部門再次通告強調:嚴禁個人、團體擅自進入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開展旅行、探險等活動。隨著國內旅游市場的逐步復蘇,又逢“雙節”黃金周來臨,不少愛好戶外活動的“驢友”把目光瞄向了我國從西北到西南以及東北的廣大區域。但是這些地區雖然擁有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資源,吸引著眾多旅行者,卻隱藏著一些看不見的風險。進入9月以后,西部、北路、東北部的很多地區,日夜溫差很大,氣象資料顯示,在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即使是在夏末,夜間室外的最低氣溫常常僅有零下十幾度。如果在沒有充分准備的情況下置身於這樣惡劣的環境,嚴重低溫可引起機體局部以至全身的凍傷和凍僵,甚至可危及生命,這也是近年一些戶外旅行者發生意外、引起傷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1.凍傷有那麼可怕嗎?

凍傷的發生有一定的條件,寒冷作用於人體引起的損傷,輕者影響局部組織,重者可為全身性。凍傷的發生不僅與環境低溫的程度、風速、濕度、受凍時間有關,還與自身衣物潮濕、局部血液循環不良和抗凍能力下降有關。根據輕重程度可分為凍瘡、局部凍傷和凍僵。凍僵又稱為意外低溫傷,由於寒冷環境不僅引起體溫過低,還進一步導致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損害及其他器官系統的損傷,所以是一種嚴重全身性病症。如果大家回想一些新聞報道或一些文學作品中的相關描寫,就不難理解,嚴重的全身性凍傷發生的情況常常是:長時間滯留於寒冷環境中而保暖御寒措施不足,包括被埋於積雪或浸沒於冰水中。同樣遭遇低溫環境,患有基礎疾病、虛弱、疲勞、飢餓或醉酒的人更易發生凍僵。

正常人體溫不能低於35℃。核心溫度(直腸溫度)<35℃∼32℃時為輕度低體溫﹔核心溫度<32℃∼28℃時為中度低體溫,可發生心電傳導障礙和心律失常﹔核心溫度<28℃為重度低體溫,此時發生室顫等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風險急劇增高。

2.如何識別凍傷?

(1)凍瘡:多發生於初冬和早春低溫或潮濕條件下,好發於手、足、耳、面部。初時局部皮膚發紺、水腫,出現紅斑、感覺異常、灼痛和脹痛感。如果水腫突出,可發生水泡﹔水泡破裂后可形成表面潰瘍,滲出漿液﹔如繼發感染,則有膿液滲出。

(2)局部凍傷:患處皮膚蒼白、冰冷、腫脹、疼痛和麻木,重者感覺喪失。

(3)全身凍傷:即凍僵,臨床症狀與體溫密切相關,也因年齡、健康狀況、生理狀態、寒冷暴露時間、受冷方式和條件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在受寒冷初期有頭痛、不安,四肢肌肉和關節僵硬、皮膚蒼白冰冷、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壓增高等。一般情況下體溫低於33℃時有嗜睡、記憶喪失、心跳和呼吸減慢、脈搏細弱、感覺和反應遲鈍。體溫低於26℃,出現昏迷、心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心律失常甚至發生心室纖顫,血糖降低、血鉀增高,尿量減少,血容量降低。體溫低至20℃時心跳停止。低溫還可引起胃黏膜糜爛、出血以及胰腺炎,凍僵恢復后可出現血栓形成和組織缺血性壞死。

對凍僵的識別並不困難,重要的是絕不能把尚有復蘇可能的患者判斷為死亡!通常不應以處於低體溫狀態患者的症狀體征作為判斷的依據,而須以復溫復蘇處理2小時后患者體溫仍無恢復跡象、心跳呼吸無恢復作為判斷死亡的標准依據。

3.全身凍傷如何採取急救治療措施?

關鍵是採取復溫措施和改善通氣。

(1)迅速將患者移至溫暖的環境,搬動時要小心、輕放,避免碰撞引起的心室纖顫、組織損傷及骨折。搬動過程中要盡量讓患者保持頭低腳高位,防止加重腦部缺血。盡快用棉被包裏患者進行保暖。在頭、頸、胸、腹股溝處放置熱敷袋,但切記不可溫度過高,防止燙傷。處置過程中動作要輕柔,不要對患者肢體進行按摩。

(2)患者清醒能夠吞咽后,可給予熱飲料,如熱牛奶、熱糖水,避免應用酒類、咖啡等興奮性飲料。

(3)所有低體溫患者均存在組織缺氧,應鼓勵其咳嗽和深呼吸以改善低氧症狀,常規給予吸氧,必要時應採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4)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糾正脫水狀態。專業急救人員會分次為患者輸注40℃生理鹽水,並根據心率、血壓、尿量、皮膚狀況等決定補液量和速度。

(5)對心跳呼吸停止者,不要根據臨床症狀體征或因推算受寒時間過長而輕易放棄搶教,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現場給氧要特別注意氧氣的溫度,關注儲氧容器的保暖。

(6)復溫是凍僵搶救的關鍵環節。首先是脫去濕冷衣服﹔其次,患者體溫在32℃~33℃時,可用棉毛織品包裹身體,逐漸自行復溫﹔體溫≦31℃時,可用熱風或用40~45℃熱水袋溫暖全身,也可將患者浸泡於40℃上下的熱水中,使其緩慢復溫。復溫過程中出現心跳停止或心室纖顫應立即進行胸外按壓或除顫。體溫低於12℃時,復溫后肢體有紅、腫、痛,神經和肌肉的功能需要數周或數月后才能恢復,理療可縮短恢復期。

當具備相關設施設備和專業醫護人員時,可採用包括體表復溫、腹膜透析復溫、呼吸道復溫、溫液洗胃/灌腸、靜脈點滴溫熱生理鹽水和體外循環復溫等主動復溫治療措施。

4.快速復溫時的注意事項

(1)盡快開始復溫,復溫過程中連續監測體溫﹔

(2)不能隨意採用按摩、藥物和酒精類涂擦的方法促進凍僵遇險者的血液循環,也不能採取局部烤火的方法復溫﹔

(3)復溫過程中應注意糾正低血糖,及時輸注加溫的5%葡萄糖液或5%葡萄糖鹽水。患者意識清醒、體溫基本正常后可給予熱的糖水、飲料。

小貼士:

1.近年來,全球極端天氣變化和氣象災害頻發。戶外旅行前要關注目的地的氣候氣象條件和近期天氣變化趨勢,對可能遇到的低溫情況做好充分的防護和應對措施。同時,驢友們不要貿然單獨出行,更不要盲目和違規進行所謂的“野外探險”。

2.因凍僵患者都存在程度不同的低體溫,普通體溫計不能滿足需要,相關急救者應配備讀數低達20℃的專用體溫計,以確保判斷的准確性。

本文由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大內科主任醫師熊旭東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何思瑤(實習)、梅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