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膝關節加“潤滑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居宇峰

2020年11月03日10:5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很多膝骨關節炎患者都飽受膝關節疼痛的困擾,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但患者又不願意或者不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口服藥物治療效果又不佳,應該怎麼辦呢?

相信很多病友都知道,那就是在膝關節腔內注射潤滑劑,也就是我們俗語所說的“給膝關節加潤滑油”。不過我們的“潤滑油”可不是真的潤滑油,而是玻璃酸鈉或者是幾丁糖等。

不過一部分較為嚴重的骨關節炎患者,如果僅僅注射玻璃酸鈉的話效果並不好,需要加用得寶鬆和利多卡因等,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三聯針”。一般一個療程是每周注射一次,連續五次。大部分輕中度的骨關節患者效果良好,這裡有一些注意事項需要提醒大家。

注射后一至兩天內,不要將注射部位暴露在較臟的環境中或者洗澡碰水等。由於注射部位有小的針眼,所以要做好防護,防止出現膝關節感染。如果出現發熱或膝關節局部有紅腫熱痛的情況,需及時就醫處理,以避免感染加重(嚴重感染不僅治療困難,而且很難徹底治愈,進一步加重膝關節功能障礙)。

注射后,會有一些酸脹不適感,一般休息一至兩小時后可緩解,沒什麼不適就可以正常活動。不過注射期間不建議劇烈運動,因為會影響注射效果,也會加重關節磨損,導致注射時效縮短。

注射后避免受風、受涼,很多患者喜歡在夏天進行關節腔注射,方便省事。不過注射完之后並不注意防寒保暖,回去就吹起空調和風扇,這些都會導致局部血管收縮,影響關節腔注射效果。

以上就是關於膝關節注射的小知識,希望大家能有所受益,擺脫膝關節疾病的困擾。

作者:上海市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七人民醫院骨傷科主治醫師居宇峰

本文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主任委員王韜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

(責編:董菁、楊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