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養脾胃也不可亂吃,這3類素食能給孩子脾胃“減負”

許尤佳

2020年11月10日08:08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有家長說,跟著很多育兒號、育兒大咖學育兒,掌握了很多養娃要點,卻依然養不好孩子。科學喂養,說起來不過“七分飽、吃少吃軟吃清淡、拒絕寒涼、少食多餐”,真正做起來,才知道執行有多艱難。比起掌握幾條養娃要則、記幾條湯方,更重要的,是把學到的喂養知識,結合孩子的身體狀況,用對、用得有效。本周話題,我們詳細說說家長最關心的“科學喂養”。今天我們先從吃素聊起。

真正意義上的吃素

須戒肉蛋奶——不提倡!

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黃金期,絕對不提倡長期素食。我經常說孩子有積食可以嘗試些素食,具體是什麼情況下用呢?要麼是脾胃已經長期受累,運化無力了,必須進食好消化的素食,休整調理﹔要麼是病邪壅盛,與體內的正氣纏斗不休,大量補益肉食,很容易把病邪一起補了。

而且,真正意義上的素食,是把肉蛋奶都戒掉,連用瘦肉煲的湯水、粥水都不喝。可奶類是孩子每天的必須品,真要吃素,孩子的營養難以保証。

其實,家長不用那麼糾結,吃素不是目的,而是讓腸胃休息恢復的方法之一。

奶類如果是孩子的主食必需品,即使孩子有積食,也不能斷﹔但可以換種方法減輕脾胃負擔。比如,母乳喂養的,媽媽在寶寶積食期間要自己清淡飲食﹔奶粉喂養的,每次沖奶粉的量可以少1/3。

純素都解決不了的積食

可能是素食沒選對

孩子如果積食還沒有很嚴重,想用素食解決卻沒什麼效果,甚至更嚴重,還多了大便困難的毛病。

在排除了之前我們講過的脾虛濕困(可用素食+四星湯/桃苓湯)、脾氣虛弱(可用攻補兼施)等情況后,還有三種情況家長最容易忽略:素食吃太多,素食難消化,素食太寒涼,一樣會積食!

難消化的素食,主要是一些常被認為“富含粗纖維”的素食,比如芹菜、茼蒿、蒜苗、西蘭花、花椰菜、薺菜等。給孩子吃這些蔬菜,一定要借助烹飪技巧,把蔬菜切碎些,在鍋裡煮久煮軟——在吃進肚子前,把脾胃的一部分工作先做了。

小貼士

很多家長對“粗纖維”促消化和“粗纖維”難消化兩個概念不理解。脾胃消化正常的情況下,“粗纖維”能加速腸道蠕動,是促消化﹔當脾胃消化受累,無力助推“粗纖維”,就會變得難消化。過量食用冬瓜、絲瓜、茭白、海帶等寒涼的素食,也可能讓孩子虛寒的脾胃無力運化,間接導致積食。

適合積食孩子吃的素食:塊莖類食物,有胡蘿卜、土豆、紅薯、山藥等﹔黑色食物,有黑木耳、黑豆、黑芝麻等﹔好消化的主食,有大米粥、粳米+小米、素面條等。

適合孩子吃的素食,大多有調護脾胃的功效,同時營養豐富,連吃三五天也不會耽誤孩子生長發育。

素食也可以有多種搭配選擇,比如:木耳炒山藥片+紅薯粥、番茄西蘭花面、綠豆芽炒青椒+胡蘿卜山藥粥。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實在太多了!真沒必要給孩子天天白粥配蔬菜,而不敢吃其他食物。

此外,家長普遍認為更有益健康、能健補脾胃、口感較硬的糙米,不建議孩子積食期間食用。

量的控制也很重要。給孩子吃一大盤素菜,和吃一小塊豬肉,哪個更難消化?所以,即使是素食,孩子吃到七分飽,家長就要控制TA停下來了。

這裡給大家參考一下何為七分飽:

六分飽:雖然還肯吃喜歡的食物,對於不太喜歡的食物就不太碰了。

七分飽:進食速度明顯變慢,基本飽了,好吃的食物也沒之前那麼香了。

八分飽:開始打飽嗝,比較抗拒繼續喂食。

有些孩子胃強脾弱,要吃到十分飽、肚子脹痛才會反應過來,家長就要密切關注孩子的進食速度。

注意,如果吃素一段時間,孩子還老是積食,那就要找專業的醫生面診調理,千萬不要看孩子積食,就無止境地讓TA吃少、吃素。

生病期間、病愈初期

飲食種類要素要少

生病期間的吃素,和積食期間的吃素,略有一些不同。生病期間,服藥會導致胃氣受損,孩子往往是沒胃口的。這個時候,加了一點蔬菜碎、食藥材的粥,是最佳選擇。病愈初期也要吃清淡,因為脾胃功能的恢復大約需要2周。這段時間的飲食要從素、從少到多樣,逐步增加。

下面這個病愈后恢復飲食的方法,可作參考,但不局限:

第1~3天:青菜粥

第4~7天:煮得比較爛的素面條

這周可以連服一周益生菌,促進腸道菌群恢復

第8天:面條裡加一顆半個拇指大小的肉丸子,試探孩子消化能力

消化沒問題的情況下:

第9~14天:逐漸增加肉丸或豬瘦肉的量,素配菜的種類也可以稍微豐富些

“病愈”后2周左右,孩子的病真正全好、可以正常飲食的征兆,就是胃口變好,突然和家長點名要吃某個食物了﹔同時舌苔、口氣、大便、睡眠都正常。

隻要不是炸雞、烤肉、蛋糕這些特別滋膩厚重的,一些比較清淡的肉類如蒸排骨、蒸魚、冬菇蒸雞等,可以試著吃一兩塊﹔脾胃消化能承受,再逐步多吃些,千萬不要一下子敞開了吃。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李慧博、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