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立冬了,王爺爺又住院了,這兩天咳嗽得特別厲害,有時都喘不上氣,他說:唉!每到冬天這個老毛病就會犯,折磨死我了。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和了解一下王爺爺患的病——慢性支氣管炎。
什麼是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chronic bronchitis)簡稱慢支,是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臨床上患者以咳嗽、咳痰、喘息為主要症狀,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兩年或兩年以上就符合診斷了,也有些人上述症狀持續時間不足3個月,如果拍胸片或CT有客觀証據,也是符合診斷的。所以,本病的特點可簡單概括為“兩年三月咳痰喘”。但診斷慢性支氣管炎有個大前提,需要排除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同樣可表現為咳嗽、咳痰和(或)喘息的其他疾病。它和肺氣腫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最常見疾病。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則由於其不能治愈、持續進展並反復住院,對很多家庭造成了極大的困擾與經濟負擔。所以,我們有必要對慢性支氣管炎做更多了解,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
慢支的病理病因?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呼吸系統具有完善的防御功能,對吸入的氣體可發揮過濾、加溫和濕化的作用,同時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為人體提供氧氣,排出二氧化碳。隨年齡增加,在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免疫功能減退和各種有害因素的毒性累積的共同作用下,很多人是中年以后病發而遷延不愈。臨床常見有下列因素。
1.吸煙。為發病的最常見且主要因素,香煙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氰氫酸等化學物質,可損傷氣道上皮細胞,使纖毛運動減退和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降低,導致氣道淨化功能下降。研究表明,吸煙者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率較不吸煙者高2∼8倍,煙齡越長,煙量越大,患病率亦越高。
2.大氣污染。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及臭氧等對氣道黏膜上皮均有刺激和細胞毒作用。
3.感染因素。反復呼吸道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病毒、支原體和細菌感染為本病急性發作的主要原因。
4.天氣寒冷。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於秋冬季較多,因此天氣寒冷等氣象因素應視為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寒冷空氣可刺激腺體分泌黏液增加和纖毛運動減弱,削弱氣道的防御功能。
5.其他。過敏因素、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營養狀態變化、年齡及遺傳因素等均可能參與了本病的發生。
慢支的症狀有哪些?
1.咳嗽:初期晨間咳嗽較重,白天較輕,晚期夜間亦明顯,睡前常有陣發性咳嗽,並伴咳痰。隨著病情發展,咳嗽終年不愈。
2.咳痰:以晨間排痰較多,痰液一般為白色黏液性或漿液泡沫性,部分可為黃色,偶可帶血。當急性發作伴有細菌感染時,痰量增多,痰液則變為更黏稠或膿性。
3.氣短與喘息:病程初期多不明顯,當病程進展合並阻塞性肺氣腫時則逐漸出現輕重程度不同的氣短,活動后加重。病程后期並發肺源性心臟及心力衰竭后除了不同程度的氣短之外,還會並發肢體水腫、食欲減退、腹脹等右心衰竭症狀,需要吸氧方可緩解症狀。
慢支怎樣預防及護理?
1.戒煙並盡量減少接觸二手煙的機會,是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重要措施,可以延緩肺功能的下降,但不能使已經損害的肺功能逆轉。
2.控制職業性暴露及環境污染,以避免粉塵、煙霧等有害氣體吸入。加強衛生教育,改善工作條件與衛生習慣和增加營養等對預防慢性支氣管炎均可發揮積極的作用
3.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等,對預防易感者可能具有一定的意義。
4.定期監測肺功能及早發現氣流受限並及時採取措施亦十分重要,一旦進展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療及定期病情評估並干預可以有效延緩病情進展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5.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濕度,通風良好。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空氣質量報告,嚴重污染天氣應避免外出。
6.注意勞逸結合,保証充足睡眠。
7.多飲水,飲食清淡、富有營養、易消化。
作者: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護師黨培
本文由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裴紅紅進行科學性把關。
“達醫曉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