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婦都“高危”?教你正確規避風險

李慧博

2020年11月20日08:05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隨著生育年齡的推遲和生育理念的改變,高齡產婦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臨床表明這一年齡段的難產率、剖宮產率及產后並發症發生率都比處於23~30歲生育年齡段的女性高,這也使高齡備孕女性憂心忡忡。高齡產婦如何在保証自身健康的同時,擁有一個健康的寶寶呢?

遺傳學上所講的高齡產婦是指35周歲以上的女性,這一時期准媽媽的生理特點有骨盆關節變硬、胰腺代謝能力差及易出現合並子宮肌瘤等婦科合並症。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有所下降,孕婦合並糖尿病或高血壓的危險性增加。夫妻雙方精子和卵子也會出現質量下降、染色體畸變現象,從而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發生率增長,孩子患先天性疾病的發生幾率增高。此外,高齡產婦出現流產、難產、滯產的危險性都會增加。

這麼多高危因素潛伏在高齡產婦身邊,還能安全誕下小寶寶嗎?有備孕計劃前,夫妻可到醫院做好相關檢查,將生育風險降到最低。除了一般孕婦常做的孕期保健外,有些檢查對於高齡孕婦來說更重要。

1.產前診斷

高齡女性胎寶寶患染色體異常的風險增大,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一定要進行規范的產前檢查,根據醫生診斷結果判斷是否具備懷孕的條件。

2.糖尿病篩查

應在懷孕24∼28周首先檢查空腹血糖,如果空腹血糖升高即為妊娠期糖尿病,可進一步行糖耐量試驗(75g OGTT),早期發現妊娠期糖尿病。若家庭中父母或祖父母有患糖尿病者,產前及時行糖尿病篩查,如患有糖尿病及時治療。由於高齡准媽媽合並糖尿病或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的幾率更大,此項檢查非常重要。

3.血壓監測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懷孕期間非常凶險的一種妊娠期特發性疾病,由於高齡產婦更容易出現這一疾病,所以要在孕期認真監測血壓,如果收縮壓≧ 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如果有頭痛、腿腫等情況,應盡快到醫院診治。

4.胎心監護

在懷孕的最后一個月,高齡產婦要特別注意胎動情況,有條件者應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以了解胎兒在宮內的安危。

此外,高齡產婦在飲食生活上要尤其注意。從懷孕早期就要注重攝入適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適當地多吃一些高蛋白和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瘦肉、雞蛋、菠菜、西紅柿等食物,以此來保証孕婦和胎兒都有足夠的營養。但要注意體重的增長量,不可因飲食過度而導致體重暴長。

隨著醫療技術日益進步,高齡生產的風險已大大降低,所以高齡產婦不必有較大的心理負擔,隻要做好孕前准備工作和孕期的保健,一般來說都不會出現較大生產事故。

本文由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婦科腫瘤主任醫師劉國燕進行科學性把關。

出品:科普中國中央廚房

監制:人民網樂享健康

(責編:李慧博、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