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下才需要去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和食物不耐受檢測?過敏原化驗單該怎麼看?需要嚴格遵守食物過敏、不耐受清單嗎?家長自己能判斷的。
家長自己能判斷的
就不需要做過敏原檢測
有相關困擾的家長一定對IgE和IgG兩項檢測不陌生。一般我們說帶孩子去醫院查過敏原、查食物不耐受,其實就是去醫院進行IgE抗體檢測和IgG抗體檢測。
我的觀點是:家長懷疑孩子因吃了某種食物導致輕度不適,不建議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院抽血檢測過敏原。更建議用“追溯-試探-規避”的方法,自行找准過敏食物。
追溯:回憶孩子有不適症狀前吃的食物,列入懷疑清單﹔
試探:有意識地給孩子少量懷疑清單中的食物,細心觀察孩子反應,最終鎖定過敏食物。
規避:避免給孩子吃該種食物,找到可代替該類食物營養的其他食物。
注意,這個方法的使用范圍,限定在孩子隻有輕微食物過敏症狀的時候用。
輕微食物過敏症狀:輕微的腹痛、嘔吐、腹瀉,全身起“包”、瘙痒難耐等消化道症狀和全身性皮膚症狀。
有的孩子對花生過敏,一吃花生或花生制品,面部、喉嚨就會立即腫脹,阻礙呼吸,甚至導致休克。類似這種急症情況,當然應當機立斷立即就醫。確定過敏原后,家長千萬別再用該種食物“試探”孩子了。
明明能借助醫療手段
為何我仍不推薦孩子去查過敏原
別覺得今天的話題和中醫育兒不相關。一些家長一看前面的“追溯-試探-規避”法,就覺得很麻煩,還不如直接去醫院查過敏原方便。這和家長一看到我過往推文寫的小兒疾病辨証方法,就直呼太難,寧願去為了專家號搶破頭,或去信那些“包治百病”的民間食療一樣。
養孩子,一定不要怕麻煩,萬事親力親為,聽起來很難,一旦做好開頭,能為后續養娃省很多力。
再說查過敏原這件事。我不推薦的原因,是因為它僅僅“相對准確”,隻能作為一種寬泛的指引。
有的醫生甚至會這樣錯誤誘導家長:IgE隻能查十來種過敏原,而IgG能查上百種。建議家長通過IgG查過敏食物,完全讓孩子忌口。
重點來了!孩子正常攝入食物后,相應的IgG就會暫時升高!這是人體正常的免疫反應!當家長拿到檢測報告,看到到相關IgG陽性程度2++、3++……並不能直接証明孩子對該食物不耐受。
那孩子最近沒攝入該種食物,檢測出IgG陽性,可以判斷是食物不耐受嗎?不見得。以兒童較常見的乳糖不耐受為例,腸道乳糖酶少,不能消化牛奶或母乳中的乳糖,孩子就會出現各種大便問題——和這和免疫關系不大。檢查IgG是檢查免疫介導相關,和檢測腸道乳糖酶無關。准確程度甚至不如家長用試探法。
同理,檢查出孩子體內某種IgE水平高,也隻能說明寶寶對它可能過敏。如果在檢查結果中,堅果、豆類的 IgE數值偏高,但寶寶日常吃豆類、堅果並沒有什麼特殊反應,這種情況,並不一定要對這兩種食物戒口。
簡單粗暴地總結,為何我不推薦孩子在無急症情況下,去醫院做過敏原檢測。因為檢測結果不准!有時,孩子最近正在吃、卻沒出現任何症狀的食物被檢測出陽性,或一些之前從沒接觸過的食物檢測出陽性。不僅孩子目前的“過敏”症狀仍然無法解釋,更無形中加重了家長的焦慮。
此外,在家長能把控調整飲食的情況下,卻選擇帶孩子去醫院,對孩子的情志呵護無益。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明明沒生病,卻要去醫院看醫生做檢查,回到家還有那麼多東西不能吃,想必不是什麼高興事。如果是流行病高發期,還要提防醫院交叉感染的風險。
不過,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下3種情況:
① 明顯過敏反應的孩子,雖然不是突發急症,但也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② 直系親屬有較嚴重過敏性疾病,孩子出現過敏反應征兆的情況﹔
③ 對某種食物具有立即發生的過敏反應經歷,且皮膚有過敏反應,進行了很好的皮膚護理和外用藥治療后,病情仍然持續。
檢查過敏原並詳細咨詢醫生治療調理方案,就相對有意義。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