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孩子吃山藥勝過吃補藥,5種山藥吃法補益不生濕

許尤佳

2021年01月21日13:14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我們經常說,冬天要注意補益脾腎。在食物方面,可以多食用核桃、栗子、腰果、芡實、山藥、紅薯、南瓜、山藥、炒扁豆、茯苓等。其中山藥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民間還有“冬天吃山藥,勝過吃補藥”的說法。但最近也有家長和我聊到:連菜市場賣山藥的阿姨都勸我不要給孩子吃那麼多山藥,會生濕!給孩子科學喂養,還要喂得好、補得恰到好處,可真是技術活。

山藥生的濕是什麼濕?

孩子確確實實適合吃山藥。但賣山藥的阿姨說得也沒錯:鮮山藥吃多了,確實會生濕!這個濕,不僅因為山藥有滋陰生津的功效,還在於山藥澱粉含量高,稍微吃多就容易積食。

所以,山藥生的濕,更多是吃多了積食化濕的濕,是脾虛濕困的濕。隻要根據孩子消化能力合理喂養,孩子是比較適合吃山藥的。

山藥補脾、益肺又固腎,鮮品、干品怎麼選?

山藥性平,味甘,歸脾、肺、腎經,能健脾養胃、滋陰生津、補腎益肺,是補脾陰和脾氣的佳品。

此外,山藥還有干鮮之分:

鮮山藥

新鮮山藥的口感最好,制作糖水、點心、煲粥多使用新鮮山藥。它的藥用價值相較干山藥弱一些。

干山藥

干山藥的藥用價值更高,日常食療多用干山藥。也就是說,給孩子調和脾胃,更多選擇干山藥。

炒山藥

炒山藥經過高溫和失水,粘液被烘干了很多,養陰的作用就小了,溫燥的作用更強。所以功效以補益脾腎為主。炒山藥的藥性強,所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5種山藥吃法,干鮮皆有

說了這麼多,仍不太懂如何給孩子選擇山藥鮮干、山藥食療的家長,可以看看以下幾種山藥吃法:

日常保健:素炒山藥片

素炒山藥片

材料:鮮山藥20g,黑木耳15g,胡蘿卜20g,油、鹽適量。

做法:山藥、胡蘿卜切片,黑木耳撕小塊,油燒熱后放入山藥、黑木耳、胡蘿卜,炒熟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

適用年齡:3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時對証、少量多次分食。2~3歲可食少量,山藥煮軟爛、木耳切細碎。蠶豆病可食。

冬季進補:山藥羊肉粥

山藥羊肉粥

材料:羊肉20~30g,鮮山藥15g,粳米50g,削皮馬蹄2個,鹽蔥花姜末少量。

做法:羊肉洗淨,切碎,入油鍋煸炒,加入鹽、蔥花、姜末繼續煸炒至熟透﹔山藥去皮洗淨,切小塊,粳米淘洗干淨,放鍋中加適量水煮沸,放入山藥塊小火煮至米粥軟爛,再加入炒熟的羊肉煮沸即可。

功效:健脾補腎,適合孩子冬季服用。

適用年齡:3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時對証、少量多次分食。2~3歲孩子隻吃粥水不吃渣。蠶豆病可食。

健脾、調理腹瀉:山藥蓮子茨實粥

山藥蓮子茨實粥

材料:干山藥20g,去芯蓮子15g,芡實15g,大米50g,瘦肉50g,生姜3片。

做法:蓮子去芯,與山藥、芡實放如溫開水中浸泡半小時,大米下鍋,加入4碗水,水開后加入以上食材,小火煮約30分鐘,加適量鹽即可。1周1~2次。

功效:補益固攝,健脾止瀉。

適用年齡:3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時對証、少量多次分服。2~3歲孩子隻吃粥水不吃渣。蠶豆病可服。

補虛調虛汗:浮小麥山藥茶

浮小麥山藥茶

材料:浮小麥25g,干山藥15g。

做法:將浮小麥用布袋包好,與山藥共煮成湯,去渣,代茶飲用,1周2次。

功效:對自汗、盜汗、體瘦乏力、夜眠不實等症狀有輔助療效。

適用年齡:2歲以上對証、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健脾益氣補虛:健脾異功湯

健脾異功湯

材料:陳皮1g,太子參5g,茯苓10g,白術10g,干山藥10g,甘草2g。

做法:

材料下鍋,加約3碗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煲至1碗。分次服用。1周1~2次。

功效:健脾、益氣、扶正,適合體虛、容易積食的孩子服用。

適用年齡:3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時對証、少量多次分服。蠶豆病可服。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李慧博、楊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