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3個保健法,和寶寶一起迎春防外感

許尤佳

2021年02月22日08:11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
 

如何帶孩子迎春,初春有哪些順時保健、調理方法?早在兩千年前,老祖宗們就已經總結了非常詳實的保健經驗: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黃帝內經·素問》

今天就來聊聊立春、初春的兒童保健方法。熟悉我的家長一定知道我的四季食療名方之一疏春方,下面介紹給大家。

許尤佳育兒堂·食療方

疏春方

材料:谷芽10g,陳皮2g,木棉花8g,藿香5g,芒果核12g。

做法:材料下鍋加適量水,燒開后轉小火慢燉20分鐘,煲取1碗水或小半碗水飲用。

春季可每周給寶寶喝1次。如果寶寶輕微積食,可配合素食連續喝1~3天。

功效:消積祛濕、健脾養胃、疏風理氣,還可預防傷風外感。

適用年齡:3歲以上消化好、無病痛時,對証、少量多次分服,1~3歲隻喝湯不吃渣。蠶豆病可服。

注意:喝疏春方的時候,不用再喝三星湯或者四星湯助消化。

快速了解疏春方中各味中藥材的功效:

谷芽:消食和中,健脾開胃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木棉花:清熱解毒、祛濕

藿香:化濕醒脾,辟穢和中

芒果核:健胃消食、化痰行氣

芒果核可以用6g佛手代替﹔木棉花可以用6g布渣葉代替。

可以看出,疏春方是通過消食、健脾、祛濕、疏肝,幫寶寶把體內的正氣調整回來,增強整體體質。

這個食療方也恰恰能應對春季季節特點:濕邪肆虐、易感風寒、肝木過盛。

讓寶寶安度春天,避免外界濕邪、寒邪侵體,更要避免肝木過剩導致的身體、情志方面的問題。

除了疏春方,前面說的《皇帝內經·素問》就有相應的保健方法:

夜臥早起

在春天,孩子不能睡得太晚。小寶寶在晚上8~9點就要入睡了,稍大一些的孩子不要超過10點入睡,晚上9點進入夢鄉是最好的。

廣步於庭

可以帶孩子做一些能夠舒緩身心的運動。穿寬鬆、舒適的衣服在小區周圍閑適地散散步是不錯的選擇。不過,陰霾天、雨后、陰天、有風天,尤其外界環境濕度大、空氣渾濁的時候,不建議帶孩子外出活動。必要外出時,要給孩子戴好口罩,注意春捂,避免外邪的侵襲。

賞而勿罰

春天尤其要呵護好孩子的情志,保持好的心情,讓肝氣調達,對脾胃乃至整體氣機的運轉很有益處。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春天不生氣、不發脾氣,其實就是春季最好的保健方法之一。

以上就是一些最近需要家長注意的春季保健要點。

我提倡順時養育孩子,這是因為四季外界環境是變幻萬千的。孩子在不同季節接觸的風、吃進肚子的當季食物、可能遇到的流行外邪,都不盡相同。不懂變通,隻用單一的育兒方法養育寶寶,肯定是不太恰當的。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李慧博、楊鴻光)